[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速度偏差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46422.0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7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肖曦;许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 代理公司: | 11489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超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速度偏差 碰撞检测 检测 停止运动 算法 优化 滤波器 机器人动力学 机器人机械 控制机器人 避免碰撞 干扰碰撞 检测灵敏 力传感器 人身伤害 加减速 可控制 上下限 滞后性 阈值时 滤波 相减 损害 运算 灵敏 | ||
1.一种基于速度偏差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机器人碰撞上限阈值Δωupper和碰撞下限阈值Δωlower,Δω为速度偏差;
2)设置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
3)根据所选取的运动轨迹规划算法求解机器人的理想运动速度ωideal;
4)将理想运动速度ωideal通过滤波器的处理得到优化速度ω′ideal;
5)获取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实时测量值;
6)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求微分并带入实时测量值,得到机器人实际速度ωreal;
7)将优化速度ω′ideal与实际速度ωreal相减得到所述速度偏差Δω:
Δω=ω′ideal-ωreal; (1)
8)判断是否发生碰撞,如果Δω>Δωupper或Δω<Δωlower,则认为碰撞发生;
9)检测到碰撞发生后,机器人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碰撞对机器人本体或其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步骤4中的所述滤波器有k个,k为大于1的整数,
ω′ideal=η1ω′ideal1+η2ω′ideal2+…+ηkω′ideal(k) (7)
其中,ω′ideal1、ω′ideal2、……ω′ideal(k)分别为第1、第2、……第k个滤波器处理后的优化速度,η1,η2,…ηk分别为第1、第2、……第k个滤波器所占的权重,有η1+η2+…ηk=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分别设置为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关节角、角速度、角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运动轨迹规划算法选择五次多项式插值函数:
θ(t)=a0+a1t+a2t2+a3t3+a4t4+a5t5 (2)
其一阶和二阶导数为:
上式中,θ(t)、分别为机器人的关节角、角速度、角加速度;a0、a1、a2、a3、a4、a5为多项式的系数;t为时间变量;
对于其中一段关节角的运动轨迹,根据机器人各个关节角轨迹初始状和终末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状态量,反解出五次多项式插值函数的6个系数a0、a1、a2、a3、a4、a5如下:
其中tf为终末时间,根据(5)式所得系数,求解该段运动轨迹中机器人关节理想运动速度为:
上式(6)中的a1、a2、a3、a4、a55个系数分别由式(5)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运动轨迹规划算法可选择为三次多项式插值算法、高阶多项式插值算法、三次样条插值算法或用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64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