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境中心温度的空调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6335.5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汤庆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70;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处理器 温度获取模块 红外线影像 红外线传感器 空调控制系统 存储单元 环境中心 外部环境 输出 温度控制模块 环境温度表 实时环境 温度区域 制冷系统 制热系统 转换 存储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境中心温度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制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处理器、红外线传感器、第一温度获取模块、第二温度获取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环境内红外线影像,并将其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环境内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外部环境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外部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控制处理器获取红外线影像,并获取红外线影像中的中心温度区域的平均温度值作为中心温度值;所述控制处理器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还存储有外部温度与环境温度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环境中心温度的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而随着智能建筑和节能减排概念的不断普及,中央空调在给人们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同时,其巨大的能耗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如何降低中央空调的能耗成为了节能减排和绿色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中央空调都是统一开关、统一调节强度和控制出风方向,普遍存在人数量不同时不能够调节空调的温度与风量,由于人体不断向外界溢散热量以及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提升空间内温度等,在人体数量不同时需要调整不同的温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中心温度的空调控制系统。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环境中心温度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制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处理器、红外线传感器、第一温度获取模块、第二温度获取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环境内红外线影像,并将其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环境内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外部环境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外部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控制处理器获取红外线影像,并获取红外线影像中的中心温度区域的平均温度值作为中心温度值;若实时外部环境温度高于预设高温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制冷信号,温度控制模块向制冷模块输出开启信号,制冷模块开启;若实时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制热信号,温度控制模块向制热模块输出开启信号,制热模块开启;所述控制处理器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还存储有外部温度与环境温度表,其中包括外部环境温度以及对应的室内温度;控制处理器将实时外部环境温度作为外部环境温度,检索外部温度与环境温度表中对应的室内温度;若中心温度值低于对应的室内温度,则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升温信号,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制冷模块或制热模块将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若中心温度值高于对应的室内温度,则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降温信号,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制冷模块或制热模块将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心温度区域为以高于预设温度阈值的点为中心、以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有若干个中心温度区域,控制处理器获取若干中心温度区域的平均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中心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有若干个中心温度区域有部分重合时,有各自中心温度区域的温度最高点距离小于预设范围的将被作为同一中心温度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中心温度区域的数量超出预设数量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将当前对应的设定温度降低预设数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中心温度区域的数量为预设数量阈值的倍数,则控制处理器将当前对应的设定温度降低对应倍数的预设数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制冷模块与制热模块仅能开启其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6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