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环境的空调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6333.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汤庆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64;H04N5/225;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处理器 温度获取模块 环境影像 空调控制系统 影像摄取模块 存储单元 外部环境 内环境 输出 体感 温度表 温度控制模块 人体影像 实时环境 制冷模块 制热模块 预存储 转换 摄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环境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制冷模块、制热模块,还包括:控制处理器、影像摄取模块、第一温度获取模块、第二温度获取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影像摄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摄取环境影像并将环境影像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环境内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外部环境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外部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控制处理器获取环境影像,并提取其中的人体影像计算体感值;控制处理器还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预存储有体感值与温度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内环境的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而随着智能建筑和节能减排概念的不断普及,中央空调在给人们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同时,其巨大的能耗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如何降低中央空调的能耗成为了节能减排和绿色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中央空调都是统一开关、统一调节强度和控制出风方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是在人数量不同时不能够调节空调的温度与风量,由于人体不断向外界溢散热量以及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提升空间内温度等,在人体数量不同时需要调整不同的温度;其二人体在同一空间内会穿着不同的衣物,衣物的覆盖面积以及厚度会影像人体对温度的感知,在夏天人,们往往会穿着更少的异衣物,此时过低的温度不仅会提高能耗还会降低人体舒适度,在冬天,人们往往穿着较保暖的衣物,此时过高的温度不仅会提高能耗也会讲题人体舒适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内环境的空调控制系统。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内环境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制冷模块、制热模块,还包括:控制处理器、影像摄取模块、第一温度获取模块、第二温度获取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所述影像摄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摄取环境影像并将环境影像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环境内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取外部环境的温度并将其转换为实时外部环境温度向控制处理器输出;控制处理器获取环境影像,并提取其中的人体影像计算体感值;控制处理器还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预存储有体感值与温度表,控制处理器根据计算的体感值获取对应的设定温度;若实时外部环境温度高于预设高温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制冷信号,温度控制模块向制冷模块输出开启信号,制冷模块开启;若实时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低温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制热信号,温度控制模块向制热模块输出开启信号,制热模块开启;若实时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降温信号,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制冷模块或制热模块将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若实时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控制处理器向温度控制模块输出升温信号,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制冷模块或制热模块将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环境影像中有若干人体影像,则控制处理器分别计算各人体影像的体感值,并计算平均体感值,控制处理器根据平均体感值获取体感值与温度表中对应的设定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控制处理器获取的人体影像超出预设数量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将下调相应体感值对应的设定温度,下调范围为预设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控制处理器获取的人体影像为预设数量阈值的倍数,则控制处理器将下调相应体感值对应的设定温度,下调范围为相应倍数的预设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制冷模块与制热模块仅能开启其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送风模块,若制冷模块或制热模块开启,则送风模块相应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6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