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地下茎的水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5579.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3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义;王凯;范优荣;范智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李秋琦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地下茎 水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地下茎的水培方法。主要包括幼苗获取和网格水培。幼苗由种子萌发或茎节休眠芽诱导萌发获得。茎节休眠芽诱导萌发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将带节的茎(地上茎或地下茎)置于含有0.5‑2mg/L 6‑BA(6‑苄基腺嘌呤)或KT(激动素)的处理液中,并放在摇床中100‑200rpm/min震荡培养1‑3天期间每天换1次处理液,待茎节芽萌发后停止处理。待幼苗长到3‑5叶期开始水培,水培固定装置选用金属网格和海绵块。将幼苗用海绵块夹住后塞到金属网的网格中,使其垂直于液面;采用0.5×的国际水稻所营养液恢复培养5‑10天后,再换用1×营养液继续培养。通过网格固定方法充分发挥水培观察方便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优势,对水稻地下茎发育进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地下茎的水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地下茎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性状,目前对其生长发育的研究还不深入。自然条件下水稻的地下茎埋藏在土壤中,对其生长发育的研究比地上茎困难得多,现在对水稻地下茎观察一般是从土壤中挖掘出整株水稻或只取地下茎部分来进行观察研究,挖掘会对水稻造成损伤改变水稻原有的生长状态,且不能对水稻地下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
采用水培(液体培养)方法既便于观察地下茎的发育动态,又可以对培养条件进行精确控制,但地下茎的水培遇到了新的问题。现在水稻常用的水培固定方法一般采用开孔的实心板(木板,塑料板等)固定水稻,孔径的大小一般为1-2cm,比较适合培养无地下茎或分蘖角度小的水稻。但对于具有地下茎的水稻,其地下茎到一定生长时期会弯曲向上生长并长出水面发育成地上茎。其长出水面的位置不确定,一般距离其主茎较远,超过了实心板孔径的孔隙范围。传统的水培固定板材除了少量开孔外其他部分全是密闭实心,限制了地下茎出水面后向上生长,从地下茎发育而来的地上茎既不能穿过固定板也不能接受阳光照射,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也不利于对地下茎的试验观察。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地下茎的网格固定水培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水培(液体培养)观察方便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优势,开展对水稻地下茎的发育研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稻地下茎的水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带有节的茎,洗净表面;
(2)将带节的茎置于含有6-BA或KT培养液中,置于摇床中震荡培养1-3d,期间每天换1次培养液;
(3)将发芽后的茎从培养液中取出,洗干净后清水浸泡10-12h;
(4)取出茎,漂浮在含有0.5×国际水稻所营养液中,每天换1次水;
(5)待幼苗生根后,移栽到土里或移栽到洗净消毒的河沙中0.5×国际水稻所培养液培养;
(6)待植株长到3-5叶期开始水培,水培固定装置选用孔径18-20mm,丝粗0.8-1.2mm的铁丝网,海绵块规格为长×宽×高2.5cm×2.5cm×2cm;用剪刀沿着海绵块对角线剪开至对角线交叉点;将小苗用海绵块夹住后塞到铁丝网的网格中扶正垂直液面;
(7)水培恢复期间采用0.5×的国际水稻所营养液;置于光线较好的温室中培养;恢复7天后,换用1×国际水稻所营养液继续培养,直到实验完成。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带有节的茎为地下茎或地上茎。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6-BA或KT培养液的浓度为0.5-2.0mg/L。
作为优选,步骤(2)中摇床的转速为100-120r/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豆芽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菠菜在植物工厂内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