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emo样蛋白激酶在制备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5481.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良;王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K38/45;A61P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emo 蛋白激酶 制备 治疗 糖尿病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Nemo样蛋白激酶在制备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Nemo的新用途。本发明以野生型C57小鼠为研究对象,发现NLK蛋白在高葡萄糖刺激下表达增强,表明NLK蛋白是葡萄糖响应蛋白。本发明以NLK基因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NLK‑HKO)和同窝阴性对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检测腹腔葡萄糖耐受、肝脏糖元储存及胰岛素敏感性来研究NLK基因对血液葡萄糖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与野生型WT小鼠对比,在生理状态下NLK基因敲除小鼠葡萄糖耐受能力显著增强,肝脏糖元储存增多,糖元合成被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因此,NLK可以作为Ⅱ型糖尿病治疗的潜在靶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涉及以Nemo样蛋白激酶(nemo like kinase,NLK)作为药物靶标在筛选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以及NLK的抑制剂在制备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和高胰岛素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糖尿病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风,肾病等。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后期的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预防和及早治疗糖尿病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最佳方法。
肝脏是调控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的中心,三大能量代谢物质需要在肝脏中加工处理才能为机体利用。三大代谢紊乱,尤其是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直接影响II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肝脏是调节血糖稳态平衡的重要场所,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肝脏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和脂肪转换从而降低血糖;相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促进糖原分解和糖质新生,生成的葡萄糖运输到血液中,从而保持血糖稳态。
目前II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因此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个要点,分别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口服降糖药在II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根据药物靶向性不同,临床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主要分为两类,靶向外周器官(胰腺,肌肉,小肠等)和靶向肝脏组织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胰岛素、二甲双胍、及近来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α-葡糖苷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虽然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长期服用会引发体重增加,肝脏毒性、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副作用。
Nemo样蛋白激酶(Nemo-like kinase,NLK)是一个进化上非常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哺乳动物的NLK蛋白可以磷酸化多个转录因子密切相关(TCF/TEF、Foxo、Notch1等),调节生物体早期胚胎发育过程[2-4]。近些年的研究表明NLK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5],脂肪生成[6]及造血功能[7]等多种生命过程密切相关。近期,有研究表明NLK在TNFα诱导的NF-κB激活中发挥负调节作用,NLK通过与IKK复合物相互作用,抑制TAK1招募IKKβ,从而抑制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8]。但NLK与II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目前暂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1]T.Ishitani,S.Ishitani,Nemo-like kinase,a multifaceted cellsignaling regulator,Cell Signal,2013,25:190-197.
[2]S.Ota,S.Ishitani,N.Shimizu,K.Matsumoto,M.Itoh,T.Ishitani,NLKpositively regulates Wnt/beta-catenin signalling by phosphorylating LEF1 inneural progenitor cells,EMBO J,2012,31:1904-19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