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5378.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联伟;邢惠萍;赵洪德;陈惠蓉;李卫民;张海军;赵晓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远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20/10 | 分类号: | A01G20/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61699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寒 山区 坡度 大于 15 base sup |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牧草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大于15°,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牧草种植采用一年生黑麦草种子9~11%、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8~22%、杂交黑麦草种子9~11%、鸭茅种子28~32%、白三叶种子28~32%带基肥混播,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实施、牧草繁殖快、生长好、生态修复效果显著的高寒山区牧草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牧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种植牧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云南省东南部2000-2500米以上的海拨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土壤湿度大,年降水量少,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大多天然草原全部为撩荒草地,土地贫瘠,轮息耕作,广种薄收,草地植物以经济价值不高的蒿类、蕨类为主,草原植被盖度较低。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自然草场退化严重,草地资源破坏相当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生态不断恶化,牧民牲畜饲草严重缺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要解决高寒地区生态退化和牧民贫困的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种植牧草进行生态修复。但是牧草种植受海拨、气温、土壤、降水量等影响较大,种植方式不科学和所用的牧草品种不合理,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牧草的生长及生态修复效果。由于在云南省东南部高寒山区没有大面积种植牧草的先例和经验,而直接采用我国北方已有的种植方法和牧草品种试验种植,均出现了不适应性,未取得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宜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实施、牧草繁殖快、生长好、生态修复效果显著的高寒山区牧草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牧草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大于15°,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依据种前茬作物后的存留起墒,仅对播种床进行地表处理,旋耕耕作9~11cm深,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根,耙平;
(2)播种准备;以4.5~5.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2.6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9~11%、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8~22%、杂交黑麦草种子9~11%、鸭茅种子28~32%、白三叶种子28~32%;
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处理程序为:取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温水中制成胶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根瘤菌拌匀,再倒入白三叶种子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满根瘤菌,然后倒入钙镁磷肥拌合,使每粒粘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凉干;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4~16cm、播种行深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将五种混播牧草种子同时播种;或者带基肥依次播种五种种子,五种种子的播种顺序任意选择;播种完毕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
上述步骤(6)所述的草地利用,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远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未经开远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蘑菇自动切根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绿化用草皮收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