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45296.7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勇;臧海洋;荆盼盼;张瑞芳;代桃桃;李振凯;袁桂华;魏燕;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配电 自动化 数据 电流 系统 单相 接地 故障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配电自动化数据,提取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特征量;
根据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特征量,构造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测度隶属度函数与权系数函数;
基于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测度隶属度函数与权系数函数,构造线路故障隶属度函数;
利用遗传算法计算线路故障隶属度函数参数的最优值;
根据线路故障隶属度函数参数的最优值,计算各线路的线路故障隶属度,根据各线路的线路故障隶属度判断线路是否存在故障,选出故障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获取配电自动化数据,提取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特征量,包括:
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中获取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电自动化数据;
对于FTU、RTU和DTU配电自动化终端,直接从配电自动化数据中提取故障零序电压、故障零序电流的幅值,根据故障零序电流与故障零序电压的相角差确定故障零序电流极性:若故障零序电流的相角超前故障零序电压的相角,则故障零序电流极性为正,若故障零序电压的相角超前故障零序电流的相角,则故障零序电流极性为负;
对于具有暂态录波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根据故障录波数据利用全波傅里叶算法提取故障零序电流幅值与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根据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特征量,构造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测度隶属度函数,包括:
对于每一配电自动化终端,比较当前配电自动化终端安装处的故障零序电流与出线零序CT安装处的故障零序电流相位;
若两故障零序电流相位相同,则构造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隶属度函数Xf为:
若两故障零序电流相位不同,则构造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隶属度函数Xf为:
其中,I0f为当前配电自动化终端安装处故障零序电流有效值,I0c为前一配电自动化终端或出线零序CT安装处故障零序电流有效值,k1~k4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隶属度函数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根据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特征量,构造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权系数函数,包括: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与消弧线圈欠补偿系统,配电自动化终端安装处与出线零序CT安装处故障零序电流极性相反,则定义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权系数函数Yf为:
其中:N为本线路上配电自动化终端总数,N_diff为本线路上与出线零序CT安装处故障零序电流极性相反的配电终端个数,diff为当前配电自动化终端安装处的故障零序电流极性与出线零序CT安装处的故障零序电流极性比较结果,若两故障零序电流极性相同,则diff=0,若两故障零序电流极性相反,则diff=1;k5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权系数函数参数;
对于消弧线圈过补偿系统,配电自动化终端安装处与出线零序CT安装处故障零序电流极性都相同,则定义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权系数函数Yf为:
其中:N为本线路上配电自动化终端总数,N_amph为本线路下游的故障零序电流幅值大于上游的故障零序电流幅值次数,amph为当前配电自动化终端安装处故障零序电流幅值与其之前的配电自动终端或出线零序CT安装处的故障零序电流幅值比较结果,若当前配电终端的幅值大于其之前的配电自动终端或出线零序CT安装处的故障零序电流幅值,则amph=1,若当前配电终端的幅值小于其之前的配电自动终端或出线零序CT安装处的故障零序电流幅值,则amph=0;k6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权系数函数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2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遮光膜自动化加工工艺
- 下一篇:压力辊和使用其的压印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