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5139.6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韬;高彦芳;金衍;王琪琪;侯冰;卢运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11367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井 夹层 泥质夹层 含泥 井口压力 稠油 井筒水平段 发育 改造 水力热力 套管完井 挤液 扩容 汽腔 全井 射孔 油藏 连通 穿越 | ||
1.一种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测井解释获取SAGD井附近储层的渗透率剖面;在I井和P井之间选取渗透率小于等于储层渗透率中值五分之一的条带区域,将该条带区域作为泥质夹层Ⅰ;在I井上方选取渗透率小于等于储层渗透率中值五分之一的条带区域,将该条带区域作为泥质夹层Ⅱ;将泥质夹层Ⅰ和泥质夹层Ⅱ分别简化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储层渗透率中值的确定方法为:找出剖面上的渗透率最大值和最小值,从最小渗透率值开始,每隔10mD的步长设置一个渗透率区间,直至最后一个渗透率区间的左端点为最大渗透率值;将渗透率剖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为0.1×0.1m2的正方形单元,取各个单元节点的渗透率值;将所有渗透率值投影到渗透率区间上,统计每个渗透率区间的单元节点数,次数最多的区间的中值为当前剖面上的渗透率中值;
步骤二:建立直角坐标系,指定P井水平段的起始点为原点O,以P井水平段的方向为x轴,以垂直P井水平段向上的方向为y轴,以垂直xy坐标平面的方向为z轴;I井和P井水平段的长度均为L;泥质夹层Ⅰ的长度为L1、厚度为H1、中心点的坐标为M1(x1,y1,0);泥质夹层Ⅱ的长度为L2、厚度为H2、中心点的坐标为M2(x2,y2,0),泥质夹层Ⅱ与I井之间的距离为d;
步骤三:当泥质夹层Ⅰ的长度大于等于井筒水平段长度的五分之一时,和/或,当泥质夹层Ⅱ的长度大于等于井筒水平段长度的五分之一,且泥质夹层Ⅱ与I井的距离小于等于10m时,则选择长度最长的泥质夹层Ⅰ和/或长度最长的泥质夹层Ⅱ,通过开钻直井辅助SAGD井对含泥质夹层的储层进行改造;否则仅对SAGD井进行挤液扩容改造;
步骤四:在SAGD井的两侧中任意一侧钻直井,该直井与P井和I井异面垂直;该直井与P井和I井的距离均为5m,该直井与z轴的距离为Lv;
步骤五:根据泥质夹层发育的实际情况确定直井与z轴的距离,若L2≤L1/3,则Lv=x1;若L1≤L2/3,则Lv=x2;若其他情况,则Lv=(x1+x2)/2;
步骤六:钻取直井直至储层底部,套管完井;自P井垂深开始向上15m,在该范围所对应的直井上射孔,每隔0.5m射一簇孔,每簇射六个孔;
步骤七:计算P井垂深处的地层破裂压力为Pb、P井垂深处的静液柱压力为Pw;计算挤液施工的最大井底压力比地层破裂压力小0.5MPa,即Pmax井底=Pb-0.5;计算挤液施工的最大井口压力为最大井底压力与静液柱压力之差,即Pmax井口=Pmax井底-Pw;
步骤八:清洗直井和SAGD井,然后同时控制直井、P井、I井的井口压力,并保持三口井的井口压力一致;分四个阶段逐级提压直至达到最大井口压力,每级的提压幅度为ΔP=Pmax井口/4,每级提压的完成时间是30-60min;前三个阶段提压后维持恒定压力12h,第四个阶段提压后维持恒定压力24h,即改造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渗透率剖面所在的平面为由P井和I井井眼轴线确定的平面及其平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面与由P井和I井井眼轴线确定的平面的距离不超过5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率中值在不同的剖面上是不同的,取代表性剖面之间的距离为0.5m,计算二十一个剖面上的渗透率中值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的储层渗透率中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51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