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套触摸式英语翻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4737.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柴华;薛笑丛;项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5/04 | 分类号: | G09B5/04;G06F3/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柴向荣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套 控制器 扫描器 语音播放器 语音存储器 传输电路 翻译装置 触点 解读 英语 五指 控制器连接 充电插孔 携带方便 学生学习 汉译英 近义词 上触点 英译汉 拼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套触摸式英语翻译装置,包括手套、控制器、语音存储器、语音播放器、扫描器,所述手套的五指上各设有触点和扫描器,并通过传输电路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语音存储器、语音播放器和充电插孔;所述五指上触点的设置能实现不同需求的解读功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携带方便;通过传输电路将手指触点、扫描器和控制器连接后,即可分别实现近义词、拼读、汉译英、英译汉、记忆方法解读的功能,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英语翻译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手套触摸式英语翻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交流语种;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英文文献,这些专业英文文献具有大量的专业词汇,这些专业词汇大都很难进行记忆,因此需要经常查阅专业英语词典,而查阅词典是一个极为耗费时间的过程,即使是现有的电子词典也需要手动输入,也会显得很麻烦,而电脑软件词典虽然很方便,但是需要携带沉重的笔记本电脑,对于图书馆、课堂、会议等场所并不适合;目前,公知的英语翻译装置大多集中在笔上或者专门的装置,缺乏真正的可以与使用者身体协调融合自然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套触摸式英语翻译装置,该装置将五指触点、扫描器、控制器、传输电路与手套相结合,并通过手指触摸即可实现翻译、辅助记忆的功效。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触摸式英语翻译装置,包括手套、控制器、语音存储器、语音播放器、扫描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对比模块、判断模块、标识模块、外放装置、恢复模块、筛选库、历史储存库;所述对比模块连接判断模块和历史储存库,判断模块连接标识模块和筛选库,标识模块连接外放装置,外放装置连接恢复模块,恢复模块连接筛选库和历史储存库;所述手套的五指上各设有触点和扫描器,并通过传输电路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触点由导电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控制器上设有语音存储器、语音播放器和充电插孔;所述触点的设置分别为近义词、拼读、汉译英、英译汉、记忆方法的解读。
进一步,所述触点是用于触摸单词,同时通过触点连接扫描器进行扫描。
进一步,所述触点中触点一的设置对应近义词,触点二的设置对应拼读,触点三的设置对应汉译英,触点四的设置对应英译汉,触点五的设置对应记忆方法解读。
进一步,所述触点、扫描器设置在手套掌心内侧的指头处;所述控制器、语音存储器和语音播放器设置在手套掌背面处。
进一步,所述手套选用选用柔软的绝缘材料制成,并配带在左手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携带方便;通过传输电路将手指触点和扫描器与控制器连接后,即可分别实现近义词、拼读、汉译英、英译汉、记忆方法解读的功能,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中:1.触点一 2.触点二 3.触点三 4.触点四 5.触点五 6.扫描器 7.传输电路8.控制器 9.语音储存器 10.语音播放器 11.历史储存库 12.筛选库 13.恢复模块 14.对比模块 15.判断模块 16.标识模块 17.外放装置 18.手套 19.充电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学科模式的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人工智能的在线教育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