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透水混凝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4335.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冯竟竟;张旭东;杨进波;路锋;葛智;穆龙飞;韩笑;魏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710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层板 上层板 凸起部 透水 两边 玻璃纤维混凝土 陶粒 凹陷部形状 可分离结构 透水混凝土 预留孔位 凹陷部 粗骨料 混凝板 联通槽 混凝 孔位 清洗 生态 堵塞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透水混凝板,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和下层板为可分离结构;其中,上层板为采用陶粒为粗骨料的透水混凝土,上层板两边设有凹陷部;下层板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下层板预留孔位,每孔位之间设有联通槽,下层板两边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和凹陷部形状相配合,上层板和下层板组合在一起为一个长方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高强度,并且不易堵塞,容易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态透水混凝板。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透水混凝土由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透水混凝土系统拥有系列色彩配方,配合设计的创意,针对不同环境和个性要求的装饰风格进行铺设施工。这是传统铺装和一般透水砖不能实现的特殊铺装材料。透水混凝土在美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和应用,不少国家都在大量推广,如德国预期要在短期内将90%的道路改造成透水混凝土,改变过去破坏城市生态的地面铺设,使透水混凝土路面取决得广泛的社会效益。目前传统透水混凝土板存在强度低、易堵塞、难清洗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透水混凝板,解决了传统透水混凝土板存在强度低、易堵塞、难清洗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和下层板为可分离结构;其中,上层板为采用陶粒为粗骨料的透水混凝土,上层板两边设有凹陷部;下层板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下层板预留孔位,每孔位之间设有联通槽,下层板两边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和凹陷部形状相配合,上层板和下层板组合在一起为一个长方体。
进一步,下层板采用掺加多种工业废渣的玻璃纤维混凝土。
进一步,下层板预留36个孔位,36个孔位排列成为6*6的规格。
进一步,联通槽宽为10mm,深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高强度,并且不易堵塞,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态透水混凝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层板俯视结构图;
图3是生态透水混凝板侧面立体图;
图4是下层板俯视立体图。
图中,1.上层板,2.下层板,3.凹陷部,4.孔位,5.联通槽,6.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新型生态透水混凝土板如图1至图4所示,采用组合式结构,分为上层板1和下层板2,上层板1和下层板2为可分离结构。其中,上层板1采用以陶粒为主要粗骨料的透水混凝土,主要功能为透水,上层板1两边设有凹陷部3;下层板2采用掺加多种工业废渣的玻璃纤维混凝土,下层板2预留36个孔位4,每孔位4之间设有联通槽5,联通槽5宽为10mm,深10mm,36个孔位4排列成为6*6的规格,下层板2的孔位4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联通槽5是半径为10mm的半圆柱,即挖去了一个半圆柱体。下层板2主要功能为承载和透水,便于集水、排水,下层板2两边设有凸起部6,凸起部6和凹陷部3形状相配合,上层板1和下层板2组合在一起为一个长方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