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框架材料用于生物制品的储运和制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44187.3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瑶;张振杰;冯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1/00 | 分类号: | C07K1/00;C12N9/9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分子 多孔框架 生物制品 制备 保存 生物分子复合物 生物分子活性 材料应用 常温储运 创新性地 多孔材料 高效分离 技术效果 全面检测 生物制剂 新型制剂 合成 回收 释放 灾害 评估 申请 开发 | ||
1.本发明针对制备易于储运、递送、便携、便于使用的生物制品,将多孔框架材料应用于生物制品的保护、储运和制备,其特征在于,利用多孔框架材料与活性生物分子形成生物分子-多孔框架材料复合物,从而保护生物分子,提高生物制品的稳定性和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性。同时该技术的一些体系可根据需要释放出生物分子。此技术可解决生物制品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关键难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多孔框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及氢键有机框架材料(HOFs)。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保存生物制品时,可保存的生物制品包括但不限于:抗体、酶、肽、疫苗、核苷酸、假病毒、病毒等。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多孔框架材料与生物分子形成复合物的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框架材料前体与生物分子“一锅法”反应,形成生物分子-框架材料复合物;或者是已形成的框架材料通过吸附、共价、包埋、交联等方式将生物分子进行包裹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多孔框架材料与生物分子形成复合物的形式,进而制备易于储存、运输、递送、便携、便于使用的生物制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多孔框架材料在储运和递送生物分子应用中的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兼容性,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分子,提高生物制剂的稳定性。并解决生物制品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关键难题,降低其储运成本,扩大其应用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物分子与多孔框架材料形成的生物分子-多孔框架材料复合物,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分子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制品耐受恶劣的环境,如机械力、抑制剂、化学试剂等的作用,以及溶剂、温度、pH、湿度等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物分子与多孔框架材料形成的部分生物分子-多孔框架材料复合物,可在特定环境(如特定pH,特定温度,特定溶液,特定处理方法)中释放。因此可用来制备生物制品的新剂型,并解决相关的(如载体的)生物兼容性问题,利于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4、7、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利用此技术提高生物制剂稳定性和机械加工性能,从而制备相关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制品保存试剂盒、便携式药物;或开发新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注射器材等。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一锅法”制备多孔框架材料与生物分子复合物时,多孔框架材料可选自MOFs,如:ZIF-8,ZIF-11,ZIF-90,MIL-53等;用已形成的多孔框架材料通过吸附、共价、包埋、交联等方式得到框架材料与生物分子复合物时,多孔框架材料可选自COFs,如PI-1-COF、PI-2-COF、TTI-COF,COF-OMe,COF-OH; MOFs材料,如:HKUST-1,MIL-101,MIL-100,MIL-53,PCN-777,Tb-mesoMOF,PCN-222以及HOFs.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41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