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胎唇式22.5吋无内胎重载轮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3833.4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隋海涛;李洪汛;丁宁;张海毅;王彬腾;史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10 | 分类号: | B60B21/10;B60B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轮辋 外轮辋 无内胎 辋体 重载 固定胎 位置处 唇式 副板 轮辋 密封圈 紧固螺栓孔 轮胎胎唇 轮辋接触 螺栓固定 密封轮胎 密封性能 相对移动 轴向中部 固定环 轮毂 胎唇 胎趾 脱圈 制备 载重 环绕 体内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固定胎唇式22.5吋无内胎重载轮辋,其包括内轮辋和外轮辋,内轮辋和外轮辋均包括辋体和设置于辋体内端面的副板,副板上均设置有紧固螺栓孔,内轮辋和外轮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的轴向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阻止轮胎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的相对移动、环绕辋体一周的内侧胎趾固定环,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在比其外端靠近内侧一段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密封轮胎与轮毂之间间隙的密封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对胎唇进行固定,改善无内胎重载脱圈问题,密封性能好;制造简单,构成部分容易加工制备,除在22.5吋无内胎上使用,还可以推广使用到其它型号的载重无内胎规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辋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固定胎唇式22.5吋无内胎重载轮辋。
背景技术
全钢22.5吋无内胎轮辋目前采用15°一体式轮辋,为保证轮胎与轮辋结合的气密性,22.5寸无内胎轮辋与轮胎胎唇结合面采用15°设计,载重超负荷或者标准载重路况较差时瞬间负荷过大,轮胎与轮辋组合件在高承载情况下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相对移动位移增大,胎趾与胎踵位置逐步出现变形,轮胎胎唇与轮辋极易出现相对滑移造成无内胎轮胎从轮辋脱圈,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善胎唇变形的固定胎唇式22.5吋无内胎重载轮辋,其能对胎唇进行固定,改善无内胎重载脱圈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固定胎唇式22.5吋无内胎重载轮辋,其包括内轮辋和外轮辋,内轮辋和外轮辋均包括辋体和设置于辋体内端面的副板,副板上均设置有紧固螺栓孔,内轮辋和外轮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的轴向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阻止轮胎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的相对移动、环绕辋体一周的内侧胎趾固定环,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在比其外端靠近内侧一段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密封轮胎与轮毂之间间隙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上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环形凹槽。密封圈位于环形凹槽内,轮胎装配轮辋后起到一定密封作用,防止漏气。
所述的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轮辋拐角,轮辋拐角位于内侧胎趾固定环与密封圈之间。
所述的内侧胎趾固定环的径向高度均为2-5mm。
所述的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上的内侧胎趾固定环距离该辋体上的轮辋拐角的弧度中心的距离h1为30-40mm。该距离h1可根据胎唇设计宽度调整,防止重载时轮胎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的相对移动。
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深度均为2-5mm,环形凹槽距离该辋体上的轮辋拐角的弧度中心的距离h2为5-10mm。
所述内轮辋和外轮辋的副板上均设置若干个风洞。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对胎唇进行固定,改善无内胎重载脱圈问题,密封性能好;制造简单,构成部分容易加工制备,除在22.5吋无内胎上使用,还可以推广使用到其它型号的载重无内胎规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轮辋或外轮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轮辋,2-外轮辋,3-副板,4-紧固螺栓孔,5-内侧胎趾固定环,6-密封圈,7-环形凹槽,8-轮辋拐角,9-风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3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轮胎转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