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报警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3322.2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4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 单体电池 电池保护 极耳 电动汽车 温度报警 电解液 报警提示 电池反应 电池内部 电池使用 负极材料 实时检测 温度存储 正极材料 判定 电池 失控 预警 检测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报警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确定构成电动汽车电池的单体电池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的第一温度,确定构成所述电动汽车电池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材料与所述电解液发生反应的第二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中的较小值,基于所述较小值设置电池保护温度,并将电池保护温度存储到电池管理系统中;检测所述电动汽车电池的单体电池处的极耳温度,将所述极耳温度发送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判定所述极耳温度大于所述电池保护温度时,发出报警提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从电池内部反应入手获取准确的电池反应温度,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实时检测并提前预警电池失控温度,保证电池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报警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兼顾纯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势,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要求和续驶里程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排放,被认为是当前节能和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
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归根结底为电池产热与散热问题,解决电池内部温度的方案从减小电池产热量和增大电池散热量入手,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使用热面材料和保险丝等设备、优化电池外壳结构等方法;化学法包括对电机材料的改性、电解液改性、寻找新的电极材料。化学法是从电池内部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发明理想的新材料和新的电解液处于试验阶段,离实际应用尚远。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池温度传感方法设置短路保护,检测电池极耳处的极耳温度,并基于极耳温度与预定电池保护温度的比较结果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极耳处温度与电池内部温度为两个概念,电池内部温度通常略高于极耳温度。目前主要基于经验值确定电池保护温度。有可能当电池保护温度还未到达,而电池内部已经过热,从而可能导致电池不安全,降低了电池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报警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从而提高电池安全性。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报警方法,包括:
确定构成电动汽车电池的单体电池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的第一温度,确定构成所述电动汽车电池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材料与所述电解液发生反应的第二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中的较小值,基于所述较小值设置电池保护温度,并将所述电池保护温度存储到电池管理系统中;
检测所述电动汽车电池的单体电池处的极耳温度,将所述极耳温度发送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判定所述极耳温度大于所述电池保护温度时,发出报警提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构成电动汽车电池的单体电池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的第一温度包括:
经由离子浓度测量仪检测O离子浓度值和R离子浓度值,并经由电势检测器检测所述正极材料的平衡电极电势;
基于所述O离子浓度值、R离子浓度值和所述正极材料的平衡电极电势,计算正极材料对称系数;
两次测量所述正极材料的电势和电流密度,并基于两次测量值计算正极材料的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函数中的常量,将所述常量作为正极材料温度系数;
基于所述正极材料温度系数和所述正极材料对称系数计算所述第一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材料对称系数包括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其中所述第一系数与所述第二系数的和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3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侵入式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热水冲刷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