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光发射离子型铱配合物的结构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2908.7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晏彩先;常桥稳;李杰;刘伟平;叶青松;姜婧;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型铱配合物 制备 新型离子 铱配合物 红光 配体 最大发射波长 反应条件 发射 二甲苯 联吡啶 产率 喹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离子型铱配合物的结构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2‑(3,5‑二甲苯基)喹啉(dmpq)为主配体,4,4'‑二溴‑2,2'‑联吡啶(Br2bpy)为N^N配体;在温和的反应条件、简单的操作步骤下得到结构如下所示的新型离子型铱配合物。其最大发射波长642nm,为红光发射的离子型铱配合物。并报道了这种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产率达到82.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电化学池(LECs)用电致磷光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是红光发射离子型铱配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发光电化学池(Solid-state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Eells,LECs)是反应物在电极表面经过高能的电子转移反应产生激发态物质从而发光。与OLEDs相比,LECs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在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阳离子铱配合物自从2004年Slinker等(J.AM.CHEM.SOC.2004,126:2763-2767)首次报道了阳离子铱配合物的LECs器件。阳离子铱配合物具有发光效率高,可以实现从蓝光到红光的发射。由于LECs结构简单,一层发光层夹在两个电极中间,通电发光。制备方法也简单,颜色可调,启动电压低,使得基于阳离子铱配合物的LECs成为具有应用前景的光学器件。高效的LECs器件制备需要高效的阳离子铱配合物。研究发现阳离子铱配合物在LECs,细胞成像,化学传感,光催化等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2-(3,5-二甲苯基)喹啉(dmpq)为主配体,4,4'-二溴-2,2'-联吡啶(Br2bpy)为N^N配体的红光发射离子型铱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为LECs提供一种发光体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光发射的离子型铱配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红光发射的离子型铱配合物,所述铱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结构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氯桥二聚体的合成
氩气保护下,将2-(3,5-二甲苯基)喹啉(dmpq)溶于乙二醇单乙醚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中(3:1,v/v),加入水合三氯化铱加热回流反应得到氯桥二聚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步骤二:[Ir(dmpq)2(Br2bpy)]+PF6-的合成
氩气保护下,将上述氯桥二聚体溶于二氯甲烷和甲醇(1:1,v/v)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N配体4,4'-二溴-2,2'-联吡啶,加热回流反应,冷至室温,继续加入六氟磷酸钾得所述离子铱配合物。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本发明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质谱、红外光谱证实了离子型铱配合物的结构,并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红光发射的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LECs提供一种发光体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Ir(dmpq)2(Br2bpy)]+PF6-的氢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未经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