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炫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1870.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团生;征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萌萌恰小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5/20;G02B5/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林远银 |
地址: | 21515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炫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炫目装置,包括防炫目装置本体,所述防炫目装置本体包括卡槽和镜片,所述卡槽连接镜片,所述镜片上设置有印刷涂层,所述印刷涂层包括第一涂层、第二涂层和第三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光致变色涂层,所述第二涂层为偏振涂层,所述第三涂层为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位于印刷涂层最外层,所述卡槽设置有弧面,光源经过卡槽照射到镜片上,通过弧面局部变色,光致变色涂层和偏振涂层进一步的阻挡并衰减汽车或其他灯光直射过来的光源,防止炫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卡槽和镜片,在镜片上设置印刷涂层,解决了夜间对面汽车射来的刺眼大灯灯光及路面眩光问题,衰减强光照射的同时又达到了阻挡眩光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眩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炫目装置。
背景技术
当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司机驾驶车辆,使用前照灯,往往使相向行驶的车辆驾驶员无法看清前面的道路情况,造成眩光,眩光是指在视野中某一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夜晚对面汽车的强光是引起眩光的重要方面,会导致人眼暂时性失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防止对面汽车射来的大灯灯光及路面眩光干扰正常行车,对驾驶员眼睛的刺激,汽车上大都安装有防眩光的夜视装置,但是实际使用防眩光的夜视装置效果并不理想,且价格高昂,制作过程繁琐,目前针对眩目的通常方法主要有以下 3 种 :1)普通遮光板,所有的汽车都配备这种用不透光材料制作的遮光板, 使用时手动调整到暂时能挡住强光的位置。2) 在风档玻璃上贴膜或使用有色眼镜, 可以减少透光率, 但在降低眩目作用的同时也妨碍了对非眩目区域的有效观察。 3) 带有遮光涂层区域的眼镜, 使用时根据需要转动头部以寻找可以遮挡的合适角度, 虽然可以遮挡某个强光源的照射, 但不可能全部有效遮挡, 同时颈部易疲劳, 对于平常不带眼镜的人来说, 长时间带眼镜也不舒服。4)在车辆头灯的灯罩和挡风玻璃上贴与水平面成45°角的偏振光的偏振片。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卡槽和镜片,在卡槽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弧面,同时镜片上设置印刷涂层,解决了夜间对面汽车射来的刺眼大灯灯光及路面眩光问题,衰减强光照射的同时又达到了阻挡眩光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防炫目装置,使用卡槽和镜片,在卡槽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弧面,同时镜片上设置印刷涂层,解决了夜间对面汽车射来的刺眼大灯灯光及路面眩光问题,衰减强光照射的同时又达到了阻挡眩光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防炫目装置,包括防炫目装置本体,所述防炫目装置本体包括卡槽和镜片,所述卡槽连接镜片,所述镜片上设置有印刷涂层,所述印刷涂层包括第一涂层、第二涂层和第三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光致变色涂层,所述第二涂层为偏振涂层,所述第三涂层为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位于印刷涂层最外层,所述卡槽设置有弧面,光源经过卡槽照射到镜片上,能够通过弧面局部变色,所述光致变色涂层和偏振涂层能够进一步的阻挡并衰减汽车或其他灯光直射过来的光源,防止炫目。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凸点或凸台,所述凸点或凸台能够将镜片夹卡固定在卡槽内,所述凸点或凸台的数量设置有1个或1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弧面连接卡槽,所述弧面呈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防炫目装置本体能够与眼镜镜框或松紧绑带连接,所述防炫目装置本体能够替换为眼镜镜片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光致变色涂层为含有铁、铜、镍 、钛的金属粉末,光源经过镜片时,所述光致变色涂层能够吸收部分光源变色。
进一步的,所述偏振涂层包括第一方向偏振涂层和第二方向偏振涂层,所述第一方向偏振涂层和第二方向偏振涂层的角度、方向各不一致,所述第一方向偏振涂层呈横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偏振涂层呈纵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偏振涂层和第二方向偏振涂层能够组成一组偏振栅格,所述偏振栅格能够根据光源照射的大小或光源的粗细或光源亮度变粗或变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萌萌恰小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萌萌恰小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产业化生产乙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料密封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