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41794.4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岚;姜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岚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20;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原发性 胆汁 肝硬化 中药 丸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黄芪、奶浆参、玉米须、溪黄草、山萸肉、扛板归、莎草、枸骨叶、木通根、大田基黄、甘草、黑芝麻、桦木皮、金边兔耳、丹参、天胡荽、山飘儿草、斑叶兰、川芎、金丝梅、南天竹梗、羊角参、黄草花、波棱瓜子。本发明选用药材符合君臣左使之理,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补益肝肾、健脾助运、清肝利胆、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开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系肝内小胆管为主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表现为伴有胆管破坏、门脉区炎症及肝实质碎屑状,最终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多为女性,发病年龄一般为35~65岁,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以皮肤瘙痒、黄疸、肝脾肿大为特点。目前,熊去氧胆酸 (UDCA)是唯一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治疗本病有效的西医药物,但研究显示,UDCA不能降低病死率、肝移植率,且因需长期应用,部分患者毒副作用明显,临床费用高,患者依从性差。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瘀积性肝脏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在中医归属于中医"黄疸、臌胀"等范畴。病因有外感湿邪、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倦内伤以及禀赋不足几方面,中医证候特点主要为本虚标实,本是正气虚弱,以肝肾阴虚为主,标实以热湿瘀毒郁结为主,但以瘀贯穿疾病始终。本发明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补益肝肾、健脾助运、清肝利胆、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开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补益肝肾、健脾助运、清肝利胆、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开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丸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20~40份、奶浆参20~40份、玉米须20~35份、溪黄草20~35份、
山萸肉15~30份、扛板归15~30份、莎草15~30份、枸骨叶15~30份、
木通根15~25份、大田基黄15~25份、甘草10~20份、黑芝麻10~20份、
桦木皮10~20份、金边兔耳10~20份、丹参9~15份、天胡荽9~15份、
山飘儿草9~15份、斑叶兰6~12份、川芎6~12份、金丝梅4~10份、
南天竹梗4~10份、羊角参3~9份、黄草花3~9份、波棱瓜子1~5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25~35份、奶浆参25~35份、玉米须24~30份、溪黄草24~30份、
山萸肉18~25份、扛板归18~25份、莎草18~25份、枸骨叶18~25份、
木通根18~22份、大田基黄18~22份、甘草12~18份、黑芝麻12~18份、
桦木皮12~18份、金边兔耳12~16份、丹参10~13份、天胡荽9~12份、
山飘儿草9~12份、斑叶兰7~10份、川芎7~10份、金丝梅5~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岚,未经张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