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倒伏型水稻品种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1714.5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营;阴云伙;曲姗姗;彭炳生;李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马丽莲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伏 水稻 品种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倒伏型水稻品种选育方法,属于水稻育种领域,主要是采用水稻包颈突变体对水稻的抗倒伏性进行改良,选育出抗倒伏型恢复系,抗倒伏型恢复系进一步与不育系配组,从而选配出抗倒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对解决目前生产上直播稻容易倒伏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为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倒伏型水稻品种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直播稻的快速发展,倒伏成为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倒伏使水稻光合产物的形成、运输和储藏受阻,降低结实率,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一般减产10-30%。倒伏增加收割成本,出现落粒、增加稻谷损失率。倒伏后如遇到阴雨天气则引起霉变和穗发芽,对稻米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引起食味品质变劣。因此,倒伏问题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倒伏有很多原因,包括肥水管理不当、病虫草害管理不及时、栽插过密、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等,但品种本身抗倒性差是诱发倒伏的首要因素。因此选育抗倒伏品种是解决水稻倒伏最好的办法。
目前一般是通过调节植株节间长度、茎秆粗细、叶片特性来改良水稻品种,以获得具有植株节间短、茎秆粗壮、叶片短挺的抗倒伏型品种。另外,目前在选育杂交组合前期(恢复系选育阶段)一般很少考虑抗倒伏性,更多考虑的是杂种产量优势,等到品种成型已无法改变抗倒伏性。因此,发掘新的抗倒伏型水稻品种选育方法,对于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的抗倒伏型水稻品种选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倒伏型水稻品种选育方法,采用水稻包颈突变体对水稻的抗倒伏性进行改良。
进一步地,通过水稻包颈突变体与现有抗倒伏性差的杂交水稻品种的恢复系杂交,选育出抗倒伏型恢复系。
进一步地,利用所述选育出来的抗倒伏型恢复系与不育系配组,选育出抗倒伏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进一步地,利用由水稻包颈突变体与现有抗倒伏性差的杂交水稻品种的恢复系杂交获得的抗倒伏型恢复系,与不育系配组,选育出抗倒伏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进一步地,所述现有抗倒伏性差的杂交水稻品种的恢复系为华占。
进一步地,所述抗倒伏型恢复系为红R982。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倒伏型恢复系技术指标为:-1cm≤穗颈长≤-2cm。
进一步地,所述抗倒伏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技术指标为:1cm≤穗颈长≤2cm。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包颈突变体的技术指标为:穗颈长≥-5cm。
进一步地,所述水稻包颈突变体于2017年12月21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191,分类命名为籼稻(Ory za sativa subsp.indica)。该包颈突变体来源于辐恢838/测253杂交后代的自然变异株,包颈重,穗颈长≥-5cm,命名为红R85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利用水稻包颈突变体来改良水稻品种的抗倒伏性的方法,解决了目前杂交水稻直播易倒伏的问题,为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2、本发明在选育杂交组合前期(恢复系选育阶段)即开始进行抗倒伏选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选育杂交组合前期仅考虑杂种产量优势,等到品种成型已无法改变抗倒性的技术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7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