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铃虫引诱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1165.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陆宴辉;王立颖;吴孔明;苏敏;李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N35/04;A01N35/02;A01N31/04;A01N31/02;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铃虫 引诱 | ||
本发明属于害虫引诱剂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铃虫引诱剂。一种棉铃虫引诱剂,包含引诱成分和辅料,所述引诱成分由苯甲醛、水杨醛、正庚醛、正辛醇、苯乙醇和乙酸苯甲酯组成。本发明的棉铃虫引诱剂将苯甲醛、水杨醛、正庚醛、正辛醇、苯乙醇和乙酸苯甲酯组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对棉铃虫的引诱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引诱剂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铃虫引诱剂。
背景技术
棉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它除危害棉花外,对蔬菜、烟草、豆类、玉米等作物也有很大的危害,由于大量喷施化学农药,特别是长期使用有机磷和菊酯农药,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造成天敌逐年减少,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健康的日益重视,食品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引诱剂作为替代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技术手段在农业、林业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对害虫的防治上强调无毒无害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用引诱剂害虫将越来越得到普及。
目前,引诱剂品种较多,作用机理方式比较复杂,单一使用引诱效果较低等,急需对引诱成分进行筛选,从而获得一种安全、高效引诱剂组合物,,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并最终达到有效防治棉铃虫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引诱棉铃虫的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棉铃虫引诱剂,包含引诱成分和辅料,所述引诱成分由苯甲醛、水杨醛、正庚醛、正辛醇、苯乙醇和乙酸苯甲酯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诱成分由苯甲醛1-20重量份、水杨醛1-10重量份、正庚醛1-7重量份、正辛醇1-20重量份、苯乙醇1-10重量份和乙酸苯甲酯1-8重量份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诱成分由苯甲醛10-20重量份、水杨醛1-5重量份、正庚醛2-6重量份、正辛醇5-15重量份、苯乙醇3-7重量份和乙酸苯甲酯4-6重量份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诱成分由苯甲醛15重量份、水杨醛3重量份、正庚醛4重量份、正辛醇10重量份、苯乙醇5重量份和乙酸苯甲酯5重量份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棉铃虫引诱剂中还包含棉铃虫性信息素。
本发明所述的棉铃虫引诱剂用于防治棉铃虫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棉铃虫引诱剂将苯甲醛、水杨醛、正庚醛、正辛醇、苯乙醇和乙酸苯甲酯组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对棉铃虫的引诱效果。
2.不同配比的引诱成分组合对棉铃虫的引诱效果不同,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剂2对棉铃虫的引诱效果最佳,具有开发成棉铃虫引诱剂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测定方法:将已交配的棉铃虫成虫的触角由基部剪下,除去端部2个鞭节后与触角电位仪连接。取20μL待测样品溶液,均匀涂于滤纸条(6.0cmx0.5cm),立即将滤纸条放人巴斯德管内,并连接在刺激气流上。试验时,刺激气流的流量为25mL/min,连续气流的流量为120mL/min;待基线稳定后为给予刺激,单次刺激时间持续0.2s.连续2次刺激的时间间隔为30s以上。每头触角重复10次、重复3头棉铃虫。以二氯甲烷为对照,顺-3-己烯醇为标准化合物,测试浓度10-4体积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1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