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0669.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加丰;任华林;郑勇;李宇栋;王江波;黄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孚汽车技术(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7/08 | 分类号: | F16H47/08;F16H3/44;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轴 自动变速器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 行星齿轮机构 输出轴 中间轴 动力传递路线 液力变矩器 动力传递 中央支撑 差速器 传递 减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与输入轴连接的中间轴、输出轴、差速器、与输入轴连接的液力变矩器、与所述输入轴连接且用于实现减速的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用于接收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和/或中间轴传递的动力的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用于接收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传递的动力且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出轴的中央支撑机构。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结构紧凑,动力传递路线短,从而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要求汽车变速器的档位数多、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从而使汽车具有低燃油消耗量、良好的驾驶性能等优点。汽车自动变速器都含有行星齿轮组和多片的摩擦式换挡部件,如离合器和制动器,以增加档位数,提高传动效率。然而现有的自动变速器普遍存在传动路线长、整体体积偏大、占据布置空间较大和成本较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目的是减少占用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与输入轴连接的中间轴、输出轴、差速器、与输入轴连接的液力变矩器、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连接且用于实现减速的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用于接收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和/或中间轴传递的动力的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用于接收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传递的动力且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出轴的中央支撑机构。
所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的第一齿圈、单排行星架、第一太阳轮以及设置于单排行星架上且与第一太阳轮和第一齿圈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一太阳轮处于固定状态。
所述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复式行星架、设置于同一层的多个第三行星齿轮、设置于另一层的且一端与第三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多个第二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的另一端相啮合的第二太阳轮和第二齿圈以及与第三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三太阳轮。
所述的自动变速器还包括与所述单排行星架和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的第一离合器、与所述复式行星架和所述中间轴连接的第二离合器、与单排行星架和所述驱动盘连接的第三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离合器的外侧的第一制动器、与所述复式行星架和自动变速器的壳体连接的第二制动器以及与复式行星架和自动变速器的壳体连接的单向离合器。
所述第三离合器的离合器毂通过花键与所述驱动盘连接,驱动盘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
所述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复式行星架与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摩擦片和第二制动器的摩擦片以及单向离合器连接,拉维纳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行星齿轮与中央支撑机构中的第二齿圈啮合。
所述中央支撑机构包括与壳体相连的中央支撑体、与所述第二齿圈连接的连接环和与连接环相连的中间主动齿轮,所述中间主动齿轮通过一对角接触球轴承设置于中央支撑体上。
所述的自动变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且与所述中间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固定设置于输出轴上的斜齿轮以及设置于差速器壳体上且与输出轴上的斜齿轮相啮合的差速器齿圈。
所述液力变矩器具有锁止离合器。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结构紧凑,动力传递路线短,从而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变速器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发明自动变速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四档时的动力传递路线;
图3是五档时的动力传递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孚汽车技术(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吉孚汽车技术(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