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包皮环切闭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0294.9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雷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包皮 闭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源包皮环切闭合器。
背景技术
包皮过长或包茎容易造成尿道感染、前列腺炎等疾病,包皮环切术是防止这类疾病很好的措施之一。除了治疗需求,包皮环切术还是国内外相当大人群的社会或宗教习俗,因此需求人口庞大。
随着医学的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包皮切除手术的器械来代替传统的手术切除,也有将激光和高频电刀技术用于包皮环切,但是操作繁琐,包皮切口不整齐,影响病人体验。今年来出现了一些专用环切器械,例如公开号为CN104490455A的发明,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由内环和外环组成,手术过程中先套入内环,将包皮翻至内外上,调整内外板长度,将外环与内环卡死,切除多余包皮,卡死部位会自然坏死、愈合,但手术之后需带环若干天,并且拆环时疼痛,拆环后约需要较长时间愈合,期间可能出现切口开裂、组织坏死和感染风险等风险,医生的工作量没有明显下降,而病人不适感强烈。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983541A的发明公布了一种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带环切刀片、钛钉和环形钉仓的结构,通过环切刀片切割多余包皮,同时用钛钉缝合固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医生的操作,也减少了病人的部分痛苦,但是手术后病人需要忍受钛钉的存在数周,经常超过40天钛钉尚不能自行脱落,需要手工拆除,给病人带来较多不便和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进行包皮环切手术时,专门用于替代缝合线、电刀、吻合器或金属钉缝合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源环切闭合器,包括手持器械部分和仪器部分;所述手持器械部分包含操控手柄,电极环,电极片,包皮固定柱以及环切刀片,包皮固定柱用于固定待环切包皮前端,电极环和电极片对包皮连施加射频能量,对待环切区进行加热止血,环切刀片在止血后切除包皮;所述仪器部分包括主控器,射频功放,电压和电流反馈模块,止血完毕提示器,主控器连接射频功放,发送射频能量到手持器械部分的电极环和电极环,并通过电压和电流反馈模块反馈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环切区包皮的复阻抗,根据复阻抗的相位和幅度判断止血状况,再通过止血完毕提示器提示用户推动环切刀片将待环切包皮切除。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金属片构成,分时连接到有源器械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功放由带隔离变压器的丁类功放构成,输出射频能量的同时提供有源器械部分到病人人体的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器械部分进一步包括热电偶,有源器械部分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电路,实现温度反馈和控制。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源包皮环切闭合器实现对包皮的可靠止血和整齐环切而不遗留缝合线或钉在病人体内,减少病人的痛苦,缩短痊合过程,降低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有源包皮环切闭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有源包皮环切闭合器仪器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手持部分中电极环和环切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包皮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切除包皮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两片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隔离电路示意图。
图8为待环切包皮复阻抗变化示意图。
图9为带温度反馈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的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源包皮环切闭合器,包括手持器械部分1和仪器部分2,手持器械部分1又包括操控手柄14,电极环121,电极片31,环切刀片122,包皮固定柱13,结合图4所示电极片31内嵌在包皮固定柱13上,和电极环121引出双股导线连接到仪器部分。
操控手柄14一端与外壳11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电极环121和环切刀片122上,旋钮16通过螺纹与包皮固定柱13连接,用于调节包皮固定柱13的轴向位置,弹簧19与电极环121和环切刀片122同轴心,用于控制操作阻力;有源器械部分2的结构如图2,包括主控器203,射频功放204,电压和电流反馈模块205和206,和止血完毕提示器2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雷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雷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肝切除用钳夹吸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科破膜羊水引流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