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0214.X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蔡万通;刘文颖;汪宁渤;夏鹏;周强;朱丹丹;陈钊;王方雨;吕良;马明;荣俊杰;丁坤;张雨薇;赵龙;王贤;郭虎;王明松;姚春晓;张健美;曾文伟;王定美;张尧翔;许春蕾;李宛齐;聂雅楠;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4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自律 分散 协调 源荷调峰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调峰领域的一种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参数,对电网中的各类型电源、负荷进行动态分群;建立自律分散协调调峰模式;建立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模型;求解源荷调峰控制模型,输出控制策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方法,能够对电网中水电、火电、可调节负荷等多类型调峰资源进行动态分群,群内实现源荷自治调峰,不同群间的调峰资源相互协调分散调峰,从而实现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降低电网的调峰备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速以及太阳能本身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会导致整个风电场、光伏电站出力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进一步地,风光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加大电力系统的等效负荷差,易导致电网调峰能力不足、调节速度也难以适应风光电出力的大幅度变化等问题。随着新能源装机比例的逐年增高,电网的调峰问题逐年加剧,急需在现有的调峰资源下,研究新的电力系统调峰控制方法。
自律分散系统(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System,ADS)是由具有自律性的子系统单元所构成的,系统中所有单元都是独立平等的,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各个单元都能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而不受其他单元的影响,同时各个单元之间能够协调工作,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如果能对电网中水电、火电、可调节负荷等多类型调峰资源进行动态分群,群内实现源荷自治调峰,其调峰周期可根据群内调峰资源特性进行自律调节;同时不同群间的调峰资源,可根据其不同的调峰周期实现相互协调,进行分散调节,从而实现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就能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降低电网的调峰备用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调峰控制方法很多,但都是属于集中调度控制模式,即在相同的控制周期内,对不同的调峰资源实行统一调度控制,没有充分发挥不同调峰资源的调峰时间特性,迫切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方法,所述调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电网参数,对电网中的各类型电源、负荷进行动态分群。
S2:建立自律分散协调调峰模式。
S3:建立动态自律分散协调的源荷调峰控制模型。
S4:求解源荷调峰控制模型,输出控制策略。
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电网参数,计算电网内各类型电源、可调负荷的电气距离;
S102:预确定分群聚类中心;
S103:计算各类型电源、可调负荷距聚类中心的电气距离,对电网中的各类型电源、可调负荷进行分群,分群过程中不断更新分群聚类中心。
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S201:确定每个群内的自律可控周期和群间的自律协调周期;
S202:建立自律分散协调调峰模式。
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S301:建立源荷调峰控制模型目标函数;
S302:建立发电-负荷功率平衡的等式约束条件;
S303:建立风电机组出力波动、系统旋转备用容量、水火电机组调峰、可调负荷调峰、系统功率外送、群间线路功率交换约束的不等式约束条件。
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