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电路中对称的抗辐射锁存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40199.9 申请日: 2018-01-16
公开(公告)号: CN108134598B 公开(公告)日: 2021-02-09
发明(设计)人: 徐辉;朱健伟;孙侠;李敬兆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3K19/003 分类号: H03K19/003
代理公司: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代理人: 丁瑞瑞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频 电路 对称 辐射 锁存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高频电路中对称的抗辐射锁存器,涉及电路领域,包括:输入节点D、反相器INV1、传输门TG1、C单元构成的反馈回路、反相器INV4和输出信号Q按顺序连接形成一条通路,经过通路形成对称的D‑M‑E回路和D‑N‑E回路;D‑M‑E回路包括PMOS管并经过节点M,节点M与PMOS管漏极或源极连接并控制NMOS管MN3和PMOS管MP4的通断;D‑N‑E回路包括NMOS管并经过节点N,节点N与NMOS管漏极或源极连接并控制PMOS管MP2和NMOS管MN4的通断;输出信号Q通过自身反馈回路控制PMOS管MP3和NMOS管MN2的通断。优点在于:传输延迟低、面积开销较小、功耗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高频电路中对称的抗辐射锁存器。

背景技术

在现生活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尺寸减小,供电电压降低,芯片处理速度加快的同时,却增加了集成电路对辐射引起的软错误的敏感性。原本只在航空航天中出现的软错误问题,如今却出现在人们日常工业生产中。软错误问题严重影响了微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许多容忍软错误的设计被提出。按照发生对象,高能粒子诱发软错误的原因有两种:SEU(Single Event Upset,单事件翻转)和SET(Single Event Transient,单事件瞬态)。在锁存器、触发器发生的称为SEU,在组合逻辑中发生的称为SET。在文献《SEUTolerant Latch Based on Error Detection》(She X,Li N,Tong J.IEEE Transactionson Nuclear Science,2012,59(1):211-214.)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错误检测的SEU容忍锁存器设计;在文献《A TMR scheme for SEU mitigation in scan flip-flops》(R.Oliveira,A.Jagirdar,and T.J.Chakraborty,inProc.8thInt.Symp.QualityElectronic Design,Mar.26–28,2007,pp.905–910.)中提出的TMR锁存器是一种经典的SEU容忍锁存器设计。

现有技术中,三模冗余(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TMR)锁存器、高性能SEU容忍锁存器(High Performance SEU-Tolerant latch,HPST)、抗辐射设计(RadiationHardened by Design,RHBD)锁存器,这些锁存器传输延迟高、面积开销巨大、功耗较高。这些锁存器面积开销大,则制造出来的产品的体积就会增大;功耗太高,则会使得集成电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会对器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延迟时间过长会使得器件的反应过程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锁存器的传输延迟高、面积开销巨大、功耗较高,提供高频电路中对称的抗辐射锁存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高频电路中对称的抗辐射锁存器,包括:输入节点D、第一反相器INV1、传输门TG1、C单元构成的反馈回路、第四反相器INV4和输出信号Q、第二PMOS管MP2、第二NMOS管MN2、第三PMOS管MP3、第三NMOS管MN3、第四PMOS管MP4、第四NMOS管MN4;将所述输入节点D、所述第一反相器INV1、所述传输门TG1、所述C单元构成的反馈回路、所述第四反相器INV4和所述输出信号Q按照顺序进行连接并形成一条通路,经过所述通路形成对称的D-M-E回路和D-N-E回路,节点E是C单元构成的反馈回路的输出端;所述D-M-E回路包括至少一个PMOS管并经过节点M,所述节点M与所述D-M-E回路中的PMOS管漏极或源极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三NMOS管MN3的通断和所述第四PMOS管MP4的通断;所述D-N-E回路包括至少一个NMOS管并经过节点N,所述节点N与所述D-N-E回路中的NMOS管漏极或源极连接并控制第二PMOS管MP2的通断和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通断;所述输出信号Q通过自身反馈回路控制所述第三PMOS管MP3和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通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