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的抗风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9276.9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1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茹;符斌;郑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7/16 | 分类号: | E04B7/16;C08L23/06;C08L23/08;C08K3/22;C08K5/5419;C08K5/548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架 固定架 升降葫芦 支撑架 正三角形 立柱 框架结构 墙壁本体 屋顶本体 屋顶 加固件 可升降 滚轮 抗风 绳索 三角形框架结构 技术方案要点 驱动升降架 顶端设置 分体设置 转动连接 拐角处 内侧壁 抵接 滑移 收放 通风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抗风屋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墙壁本体和屋顶本体以及支撑架,墙壁本体与屋顶本体分体设置,支撑架包括有升降架和固定架,升降架包括有第一立柱和第一加固件,升降架为横截面成正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固定架包括有第二立柱和第二加固件,固定架为横截面成正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升降架套设于固定架外;升降架靠近底端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立柱抵接的滚轮,滚轮设置有三个,并且分别位于三角形框架结构的升降架拐角处;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架的升降葫芦,升降葫芦包括有一端与升降架连接的绳索,升降葫芦于收放绳索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升降架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滑移。该屋顶能够实现室内快速通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升降的抗风屋顶。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技术已趋于成熟,而传统的房屋建筑由于屋顶与墙壁为一体结构,而室内因为有人居住,长时间封闭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而仅靠门窗通风的效果十分有限,特别像是养殖大棚和市场上销售的板房,在结构设计上,板房和养殖大棚均比较低矮,不通风,夏天的时候,室内比较闷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通风的可升降的屋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的抗风屋顶,包括有墙壁本体和屋顶本体,还包括有用于将屋顶本体支撑于墙壁本体上端的支撑架,所述墙壁本体与屋顶本体分体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有用于与屋顶本体连接的升降架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架,所述升降架由三根纵向设置的第一立柱和若干横向设置的第一加固件搭建成框架结构,三根第一立柱呈等边三角形结构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加固件连接于相邻两根第一立柱之间,所述升降架为横截面成正三角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架由三根纵向设置的第二立柱和若干横向设置的第二加固件搭建成框架结构,三根第二立柱呈等边三角形结构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加固件连接于相邻两根第二立柱之间,所述固定架为横截面成正三角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升降架套设于固定架外,并且升降架的内轮廓与固定架的外轮廓相适配;
所述升降架靠近底端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立柱抵接的滚轮,所述滚轮设置有三个,并且分别位于三角形框架结构的升降架拐角处;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架的升降葫芦,所述升降葫芦包括有一端与升降架连接的绳索,升降葫芦于收放绳索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升降架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滑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立柱向固定架的中心倾斜设置,三根第二立柱于同一高度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从固定架的底端至顶端逐渐缩小设置;
所述升降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推送滚轮始终与第二立柱抵接的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一端与升降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滚轮转动连接,所述弹性杆由金属制成条状并且向第二立柱一侧倾斜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杆设置有两根并且沿升降架的高度方向设置呈八字形结构,两根弹性杆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能够与第二立柱抵接的滚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靠近顶端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立柱抵接的转轮,所述转轮设置有三个,并且分别位于三角形框架结构的固定架拐角处;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推送转轮始终与第一立柱抵接的推送杆,所述推送杆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轮转动连接,所述推送杆由金属制成条状并且向第一立柱一侧倾斜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立柱嵌入的环形槽,所述转轮的外侧壁上也设置有用于供第一立柱嵌入的环形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顶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成“人”字形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架位于屋顶本体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屋顶本体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和转轮的环形槽内均涂覆有摩擦内衬,所述摩擦内衬由PE材料制成,所述PE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子厂房通风华夫桶的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化学实验室吊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