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39232.6 申请日: 2018-01-16
公开(公告)号: CN108552155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1
发明(设计)人: 张科;赵振勇;李中邵;张福海;王培;路立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M29/30 分类号: A01M29/30;A01G17/00
代理公司: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代理人: 张莉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引水明渠 干旱荒漠区 动态控制 天敌 防治 环境自然 技术支持 人工洞穴 生态环境 生育规律 自控能力 动态平衡 关键期 生态林 生态型 郁闭度 害鼠 坡面 鼠口 鼠类 熏杀 鹰架 鼠害 杂草 种群 栖息 繁殖 隐蔽 建造 阻碍 配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清除坡面杂草破坏鼠类的隐蔽条件;依据害鼠生育规律,在药效关键期也是引水明渠枯水期,采取熏杀措施迅速降低鼠口密度;通过设置阻鼠障阻碍大沙鼠在堤坡营巢、活动;通过建造落鹰架、人工洞穴方法招引天敌;最后通过营造生态林、提高郁闭度,破坏大沙鼠适宜的生活和环境条件,又能招来禽、兽等天敌在林中栖息与繁殖,动态控制大沙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实现环境的自控能力,发挥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的天敌对大沙鼠控制的主效应,配合合理的化学、物理人为手段,逐步实现鼠害的环境自然动态控制,为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平衡防治大沙鼠提供了生态型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坡大沙鼠防治方法,具体涉及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克拉玛依西干渠输水工程穿越荒漠,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植被和自然环境,线路输水为生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土著大沙鼠的迁移聚居,因干渠边坡是坡面造型和沙土、黏土质地,是大沙鼠定居的优选环境。坡面因常接收坡顶雨雪水的汇集而植被生长较好,加之视野开阔,优越的小地形常吸引大沙鼠在此营巢聚居。鼠洞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坡面稳定性,且还携带多种病原体,尤其是对于引水工程,直接对下游饮水安全造成威胁。引水渠运行以来,堤坡鼠洞满布,面临更大荒漠区域的大沙鼠向此集结的问题,其危害存在着长期性及治理的艰巨性。

大沙鼠为内陆干旱荒漠地区广布种,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伊梨盆地以及哈密盆地和七角井山间盆地。大沙鼠在食物选择上是机会主义者,食谱广泛。主要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嗜食梭梭的嫩枝和幼芽,常常爬到2-3m高的梭梭上取食嫩枝。秋季,把梭梭枝条咬成5-7cm长的小段贮存在仓库中。春夏季咬食嫩枝绿叶,秋季大量采集籽实、枝叶贮藏,冬、春季咬食地下根或当年枝条。穴居于土中,洞口一般开在不同斜坡的坡面上。大沙鼠喜聚集生活,往往连成一片,有时可绵延几公里。大沙鼠具有“春出、夏散、秋来、冬聚”的活动规律,不冬眠,白天活动。大沙鼠对于异物、异声有警戒、瞭望行为。

磷化铝通常用来作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受潮后自行分解产生剧毒的磷化氢气体,磷化氢进入昆虫(或者老鼠等动物)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的出血、变性、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从而达到迅速灭杀效果,针对密闭场所使用,对非靶动物安全。

鼠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害鼠种群密度较大、造成一定危害的治理区,以化学药物毒鼠为重点,使用化学灭鼠剂进行防治。专利号:ZL 2015 10485224.0;ZL 2014 1 0554354.0是本研究小组前期工作,主要进行的物理、工程类的辅助驱鼠措施,为中期目标采用的非生物类防治大沙鼠的工作。作为辅助工作,还不能达到长期治理鼠害的目标,因此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思考长远措施,分析常规防治大沙鼠方法的局限性,本发明构造一种生态型动态控制大沙鼠方法,通过加强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既能破坏大沙鼠适宜的生活和环境条件,又能招来禽、兽等天敌在林中栖息与繁殖,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实现环境的可持序的自控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化学药物熏杀和破坏巢穴,把鼠口密度压到最低点;通过设置阻鼠障来阻碍大沙鼠上堤坡营巢、活动;通过建造落鹰架、人工洞穴方法招引天敌;最后通过营造生态林、提高郁闭度最终建成大沙鼠不适环境,以及带来生物多样的天敌达到生态平衡控制大沙鼠数量。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便,为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引水明渠堤坡坡面处理: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清除引水明渠堤坡坡面(1)杂草,捣实洞穴,削填坡面(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