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渔光互补的全自动光伏发电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39213.3 | 申请日: | 201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林;陈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G05D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架 光伏发电支架 太阳能电池板 光控开关 伺服电机 传动轴 固定杆 活塞杆 轴承座 齿轮 气缸 轴承 齿轮链条传动 空气压缩机 控制器控制 气缸伸缩杆 汽缸 发电领域 漂浮装置 平面移动 上下运动 控制器 电池板 互补光 光能 底座 发电量 链条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渔光互补的全自动光伏发电支架,属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领域,本发明基于渔光互补的全自动光伏发电支架,包括漂浮装置、底座、轴承Ⅰ、轴承Ⅱ、空气压缩机、气缸Ⅰ、活塞杆Ⅰ、气缸Ⅱ、活塞杆Ⅱ、齿轮Ⅰ、齿轮Ⅱ、控制器、伺服电机、链条、固定杆Ⅰ、固定杆Ⅱ、固定架Ⅲ、固定架Ⅳ、太阳能电池板、光控开关、固定架Ⅰ、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固定架Ⅱ、轴承座Ⅰ、轴承座Ⅱ,本发明通过齿轮链条传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的平面移动,气缸伸缩杆运动,控制电池板的上下运动,并使用光控开关、控制器控制汽缸、伺服电机的工作,自动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实现多方位吸收光能,提高发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渔光互补的全自动光伏发电支架,属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能源的利用,特别是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被大家熟知,并且使用效果较好。其中,光伏发电项目具有建设周期短,安全可靠,无噪音,低污染可就地发电且太阳能资源无地域限制,分布广泛且可再生的优点。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是指在水产养殖区水面上同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工程。通过合理布局,在池塘上方通过漂浮装置建立光伏发电系统,既不占用其他树木草丛的空间,保护耕地,又可利用水面空间,保护水里生物不被暴晒。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所以光伏板表面吸收的光能越多,在其界面层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越多,那么形成的电流也会越大。所以,光伏板的方位就至关重要。现在也有很多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支架的专利,但是,目前大部分专利只有支架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支架带动光伏板调节方位,确保能吸收更多的光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渔光互补的全自动光伏发电支架,本发明通过齿轮链条传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的平面移动,气缸伸缩杆运动,控制电池板的上下运动,并使用光控开关、控制器控制汽缸、伺服电机的工作,自动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实现多方位吸收光能,提高发电量。
本发明基于渔光互补的全自动光伏发电支架,包括漂浮装置、底座、轴承Ⅰ、轴承Ⅱ、空气压缩机、气缸Ⅰ、活塞杆Ⅰ、气缸Ⅱ、活塞杆Ⅱ、齿轮Ⅰ、齿轮Ⅱ、控制器、伺服电机、链条、固定杆Ⅰ、固定杆Ⅱ、固定架Ⅲ、固定架Ⅳ、太阳能电池板、光控开关、固定架Ⅰ、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固定架Ⅱ、轴承座Ⅰ、轴承座Ⅱ;
所述漂浮装置通过稳定器固定在水面上,所述底座固定在漂浮装置上,所述气缸Ⅰ、气缸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缸Ⅰ、气缸Ⅱ的活塞杆Ⅰ、活塞杆Ⅱ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杆Ⅰ、固定杆Ⅱ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杆Ⅰ、固定杆Ⅱ的另一端分别与轴承座Ⅰ、轴承座Ⅱ连接,所述轴承座Ⅰ、轴承座Ⅱ分别装配在所述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的一端,所述轴承Ⅰ、轴承Ⅱ分别与所述轴承座Ⅰ、轴承座Ⅱ连接,所述传动轴Ⅱ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固定架Ⅰ上,所述固定架Ⅰ固定活塞杆Ⅱ上,所述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分别与固定架Ⅲ、固定架Ⅳ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Ⅰ、传动轴Ⅱ上分别设有齿轮Ⅰ、齿轮Ⅱ,且齿轮Ⅰ和齿轮Ⅱ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固定架Ⅲ、固定架Ⅳ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架Ⅱ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固定架Ⅱ上,且固定架Ⅱ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光控开关,且4个光控开关通过并联线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漂浮装置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在漂浮装置上,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管道分别与气缸Ⅰ和气缸Ⅱ连接,且空气压缩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气缸Ⅰ和气缸Ⅱ的行程不同。
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支架以焊接的方式与活塞杆Ⅰ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空气压缩机,控制器,光控开关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建筑模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