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钓鱼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9054.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4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国信物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8;A01K91/02;A01K93/00;A01K97/00;A01K9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竿 鱼线 发射装置 手摇式发电装置 红外测距装置 蓝牙传输模块 拉力传感器 手柄 步进电机 传动装置 绞线装置 开关按钮 控制装置 信息传输 用户手机 自动弹射 智能 导向槽 锂电池 钓线 竿体 上钩 鱼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钓鱼竿,包括:竿体、红外测距装置、鱼线、鱼漂、鱼线管、发射装置、绞线装置、手摇式发电装置、开关按钮、usb充电接头、步进电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锂电池、手柄和导向槽、拉力传感器、蓝牙传输模块,可精确的定位并自动弹射钓线,有鱼上钩将信息传输给用户手机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钓鱼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垂钓已经成为了广大人们群众的主要休闲健身活动之一。钓鱼竿是最重要的钓鱼装备之一,现有的钓鱼竿都是以抛线的方法将钓鱼线抛出,而且鱼竿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钓鱼竿,可精确的定位并自动弹射钓线,有鱼上钩可将信息传输给用户手机。
(二)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钓鱼竿,包括:竿体、红外测距装置、鱼线、鱼漂、鱼线管、发射装置、绞线装置、手摇式发电装置、开关按钮、usb充电接头、步进电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锂电池、手柄和导向槽、拉力传感器、蓝牙传输模块;所述竿体为空心的结构,所述竿体内设所述红外测距装置、所述鱼线管、所述拉力传感器、所述发射装置;所述的发射装置由弹簧、弹射板、导向块组成;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竿体的后部下端,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导向槽上端,所述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弹射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后端与所述竿体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鱼线管位于所述发射装置上部,所述鱼线管后端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装置位于所述竿体的前部上端;所述手柄位于所述竿体的后端并与竿体连接,内设有所述锂电池、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步进电机、所述蓝牙传输模块,所述锂电池位于手柄的后端,所述蓝牙传输模块位于所述锂电池前端;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蓝牙传输模块前端,所述步进电机位于所述控制装置前端;所述手柄外壁前端设有所述开关按钮和所述usb充电接头;所述传动装置前端与所述弹射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后端与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绞线装置位于所述竿体和所述手柄之间的上面,所述手摇式发电装置位于所述绞线装置内部,所述手摇式发电装置与所述绞线装置的转轴同轴;所述红外测距装置、所述步进电机、所述开关按钮、所述拉力传感器和所述蓝牙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usb充电接头和所述手摇式发电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红外测距装置能精确的测出鱼线抛射点至钓鱼竿的距离,并将数据信息传输给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手摇式发电装置与所述绞线装置同轴,并为所述锂电池充电。
优选地,所述步进电机和传动装置能根据控制装置的发送的信息拉动弹射板。
优选地,所述鱼线管为空心的管子,使鱼线通过所述鱼线管和所述鱼漂及所述绞线装置连接,防止鱼线被所述发射装置卡住。
优选地,所述鱼漂采用铝合金制成,便于所述发射装置弹射出去。
优选地,所述拉力传感器能测出所述鱼线受到的拉力,发送信息给所述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蓝牙传输模块能将信息传输给用户的手机。
优选地,所述手柄使用凹槽设计防止滑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钓鱼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竿体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国信物资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国信物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假饵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浮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