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流式水电站自动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8617.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3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连源财;王鹏波;吕德蒙;武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创辉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5/06 | 分类号: | F03B15/06;F03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流式水电站 自动优化 出力 水位检测模块 优化调整 池水位 水电站 分组 机组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径流式水电站自动优化方法,通过在前池设置水位检测模块,对不同来流下的前池水位进行检测,利用不同的流量分组实现不同出力计算,从而获取最优出力,通过实现机组的优化调整,提高了水电站的运行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优化方法,更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径流式水电站自动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力发展水电资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战略,对于我国的水电资源而言,主要可以分为大中型水电和小型水电站,其中小型水电站是我国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小型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约占水电装机的三分之一,年均发电量约占水电年均发电总量的四分之一,就电站的个数而言,小型水电站的个数占所有水电站个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由于其分布分散、所处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中大型水电站明显偏低。
径流式水电站是小型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径流式水电站多为引水式水电站,其本身并不存在调蓄能力,仅是对来流进行发电,针对小型径流式水电站而言,其装机往往较小,目前的优化运行扔停留在经验层面,无法实现自动优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径流式水电站自动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径流式水电站自动优化方法,该径流式水电站包括引水渠道、压力前池、调速器、水轮发电机组、尾水池,在该径流式压力前池中设置压力前池水位检测模块,其用于获取压力前池的实时水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水电站压力前池当前水位以及引水渠道的实际来流量,所述水电站压力前池当前水位的获取通过压力前池水位检测模块直接获取,所述引水渠道的实际来流量可以通过水电站压力前池水位检测模块进行获取,所述压力前池水位检测模块检测压力前池水位变化,通过记录不同时刻的水位,通过压力前池水位与库容关系,换算成为当前压力前池的库容,利用不同时刻的压力前池的库容变化量,计算压力前池的库容变化率,所述压力前池的库容变化率即为引水渠道的实际来流量;
第二步,对电站发电流量,进行机组流量分配,当引水渠道的实际来流量大于水电站满发流量时,水电站的发电流量等于水电站满发流量,多余水量弃水,当引水渠道的实际来流量小于水电站满发流量时,水电站的发电流量等于引水渠道的实际来流量,所述机组流量分配是根据机组台数,进行发电流量的分组,当机组台数为n台时,其发电流量分组为(x1,x2……xn),其中(x1,x2……xn)分别代表各机组的发电引用流量,所述各机组的发电引用流量的和等于水电站的发电流量,所述x1,x2……xn均选择大于等于0到小于等于电站发电流量,当x1,x2……xn等于0时,机组不开机;
第三步,根据所述水电站压力前池的当前水位计算各机组对应不同分配流量下的机组发电水头,所述机组发电水头为压力前池的当前水位减去水电站发电的水头损失再减去水电站发电尾水位,所述水电站发电尾水位与水电站的发电流量有关,根据水电站的发电流量以及水电站的为尾水位—发电流量关系计算水电站的尾水池的尾水位,对应不同的机组流量分配以及电站的发电流量,结合水电站的引水管道布置情况计算各台机组的发电水头损失,从而计算各机组对应不同分配流量下的机组发电水头;
第四步:根据所述各机组对应不同分配流量下的机组发电水头、各机组对应的不同发电流量,依次代入其机组对应的水轮机效率曲线中进行水轮机效率计算,并以水轮机效率、发电机效率、该台机组的发电流量、发电水头计算水轮机的出力,通过对不同机组流量(x1,x2……xn)进行试算,以电站所有发电机组的出力之和,即水电站的总出力最大为目标,计算出水电站总出力最大时对应的机组流量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创辉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创辉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8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