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脑电量采集分析的血压值有效性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8199.5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胡晓雯;周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02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11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测量 血压 有效性判断 电量采集 脑电 分析 判定 脑电采集电极 信号进行处理 采集脑电 放松状态 紧张状态 脑电信号 判断依据 小波分解 定型 测量 | ||
1.一种基于脑电量采集分析的血压值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给受试者带上脑电采集电极;
步骤2)、开始采集脑电,提取50Hz内的脑电信号;
步骤3)、测量受试者血压并得到结果;
步骤4)、小波分解并提取血压测量阶段的脑电β波;
步骤5)、对该脑电β波计算幅值;
步骤6)、并与预定阈值作比较,如超过阈值,则判定受试者处于紧张状态,该次血压测量无效;如未超过阈值,则判定受试者处于放松状态,该次血压测量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量采集分析的血压值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β波信号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脑电帽获得原始信号,脑电帽的电极按国际10-20脑电极定位方法固定在有弹力的帽子上,通过转接电缆与电脑相连,把脑电数据传输给电脑。使用matlab软件提取脑电数据,因为脑电有用信号集中在50Hz以内,所以通过设置巴特沃斯低通滤波选择35Hz为截止频率,即为有用的脑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量采集分析的血压值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小波分解并提取血压测量阶段的脑电β波包括以下步骤:
(1)脑电信号为离散信号,根据频率可把脑电信号分为以下4个基本节律:
δ波:频率:0.5~4Hz,振幅:20~200μV;
θ波:频率:4~7Hz,振幅:20~150μV;
α波:频率:8~13Hz,振幅:20~100μV;
β波:频率:14~30Hz,振幅:5~20μV;
(2)小波分解脑电信号:小波分解是基于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为基函数进行分解的;用φ(t)和ψ(t)分别表示小波变化的尺度函数和小波母函数;那么根据二尺度方程可构造如下的小波基:
其中:i为节点号,j为分解级数,h(n)和g(n)=(-1)1-nh(1-n)为一对正交镜像滤波器。t为时间,k为平移因子;离散小波变换(DWT):
其中,m为伸缩因子(尺度因子),n为平移因子,t为时间;
设x(n)表示实验采集的EEG离散信号,则x(n)的离散小波变换定义为:
采用Mallat算法,对信号进行有限层分解,即
式中,L为分解层数,AL为低通逼近分量,Dj为不同尺度下的细节分量。设脑电信号ES为x(n)的采样频率为fs,则(2)式中的AL、DL、DL-1、…、D1各分量所对应的子频带依次为
根据所要提取信号的频段,选择相应的频带对应的小波分解系数,用小波逆变换即可重构信号;
x(n)=A4++D4+D3+D2+D1,根据表1中各分量对应的子频带,分解4层即可提取β波;考虑到5层小波分解区分度更明显,所以我们确定分解层次为5层,选用db5小波对脑电信号进行5层分解,分解结果得到表1;
表1.脑电信号进行5层分解表
(3)将β波提取出来并进行阈值去燥
小波分解所得β波的频率图表明,在30Hz以上噪声仍存在,因此我们采用小波阈值去燥对β波去燥。
因为噪声往往都是频率比较高,因此去噪就是去除信号当中的一些高频成分,在本次试验当中去除了30Hz以上的频率成分。
由25=32>30可知,去除30Hz以上的频率成分相当于高频(细节)一维信号当中第五层以上的数据置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81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