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及其固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38016.X 申请日: 2018-01-16
公开(公告)号: CN108443415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9
发明(设计)人: 马伯涛;葛家琪;管志忠;宋毛毛;黄季阳;张玲;吴思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G11/12 分类号: F16G11/12;G06F30/17;G06F30/23;A47F7/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代理人: 宋元松;朱丽岩
地址: 10012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固定 盒式 成套 工具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及其固定方法,该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包括线盒、线卡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底部植入展托,顶部为开口圆环,开口方向为背离文物的方向,鱼线在所述固定件顶部固定,由所述线盒中拉出鱼线,绕过所述固定件后,将鱼线拉紧至设定内力值,通过所述线卡将鱼线固定。本发明能够量化文物鱼线绑扎力度问题,解决既往仅凭经验操作的不可靠、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同时给出了一种可行、简便操作的成套工具,使复杂的手工劳动变得更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保存和维护馆藏文物的重要基地。我国是历史文化大国,文物众多。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18日,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中已注册收藏单位14481家,登录文物48592662件(合18413268件/套) 。将大量可移动文物集中到博物馆中收藏保管,有利于文物展示及日常维护管理,但也增加了在突发灾害下文物大规模损毁的风险,尤其是像地震这种破坏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更多的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在地震中使文物免受损坏,把地震对文物带来的损害降到最小,应该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我国地震发生频发,造成了大量馆藏文物损毁。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7省(市)2766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292件。

文物因其自身的强度、刚度或柔性,可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抵抗地震的破坏,达到保护的目的。国外博物馆对文物自身采取抗震措施的运用比较普遍,美国的博物馆防震保护中经常出现一些高强的新材料,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每件展出的文物都用特制的金属支架等材料加以固定;台北故宫里陈列的文物都用细尼龙线固定,并且固定方式都经过精密测算;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展厅中,部分展柜里的陶瓷器用透明尼龙线牢固地固定在底托上,尼龙线与文物接触的部位套有透明塑料软管;国内许多单位及专家学者对展陈文物抗震措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1976年,在国家文物局和当时的国家建委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的支持下,派出科技人员组成的文物抗震研究小组对故宫博物院的41件文物采取了重心下降法、粘固法、尼龙搭扣、磁铁法、内支法等10种抗震措施,在震动台上进行了试验,这些措施使得故宫博物院文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几乎无损。

鱼线绑扎是博物馆文物展陈中常用的措施之一,但是鱼线绑扎的位置和绑扎力度差异直接影响到了绑扎的效果,比如:绑扎位置不合适,无法保障文物不倒;绑扎力度过大可能会在静力或动力下应力集中损伤文物,绑扎力度不够根本起不到防护效果;更有甚者,无效的绑扎或许还给保管人员造成假象,在不恰当的布展过程中麻痹大意,造成文物损坏。

博物馆中应用鱼线(尼龙线)绑扎文物提升防震安全性、稳定性的应用量巨大,但是仅仅是停留在凭经验的定性绑扎技术水平上,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指南,没有操作简洁、技术可靠的专用设备,没有绑扎效果量化评价方法。

因此,如何将上述技术问题加以解决,而研究出一种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及其固定方法,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及其固定方法,解决博物馆展厅的珍贵易损文物的快速绑扎固定问题。其中,所述的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包括操作工具和耗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鱼线固定的线盒式成套工具,包括:线盒、线卡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底部植入展托,顶部为开口圆环,开口方向为背离文物的方向,鱼线在所述固定件顶部固定,由所述线盒中拉出鱼线,绕过所述固定件后,将鱼线拉紧至设定内力值,通过所述线卡将鱼线固定。

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线卡为三叉发卡式。

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线卡是热熔性质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8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