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抓取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7946.3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新星;范大川;柳虹亮;张邦成;李慧;王毓樟;崔高健;程廷海;杨丽梅;于保军;刘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抓取 机械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抓取机械手,属于机械领域。气囊抓取机械手由气动控制机构、气囊抓取机构组成,气动控制机构、气囊抓取机构通过螺栓连接。以橡胶作为气囊的主要材料,可以在抓取薄壳物品时使其均匀受力,减小对被抓取物品的损坏,具有样式新颖、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囊抓取机械手。
背景技术
抓取机械手作为一种工业配套设备,在生产中使用非常频繁。但是目前大多数抓取机械手对于一些易碎的薄壳结构物品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害,而对于薄壳结构物品,在均匀受力时具有较大的抗压许用应力。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搬运薄壳结构物品时使其受到相对均匀的力,更好的保护被搬运的物品,并且具有更高的效率的气囊抓取机械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抓取机械手,解决目前气囊抓取机械手在市场上的空缺。本发明可在抓取薄壳结构时使其受到相对均匀的力,更好地保护被搬运的物品。
所述的气囊抓取机械手,可与工业机器人通过螺栓连接,并随工业机器人运动;气囊式抓取机械手整体分为气动控制机构(1)、气囊抓取机构(2)两部分;气动控制机构(1)、气囊抓取机构(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气动控制机构(1)位于气囊抓取机构(2)上方。
所述的气动控制机构(1),由连接机架(1.1)、进气管(1.2)、吸气管(1.3)、换向阀(1.4)、泄压管(1.5)、泄压阀(1.6)、气压管(1.7)组成;换向阀(1.4)分别与进气管(1.2)、吸气管(1.3)、气压管(1.7)固定连接;泄压阀(1.6)分别与泄压管(1.5)、气压管(1.7)与固定连接;换向阀(1.4)、泄压阀(1.6)分别与连接机架(1.1)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气囊抓取机构(2),由抓取机架(2.1)、主气管(2.2)、副气管(2.3)、调节螺钉(2.4)、顺序阀(2.5)、单向阀(2.6)、抓取气囊(2.7)、保护气囊(2.8)组成;主气管(2.2)与气压管(1.7)插接;主气管(2.2)、副气管(2.3)分别与顺序阀(2.5)固定连接;抓取气囊(2.7)与保护气囊(2.8)胶接,保护气囊(2.8)位于抓取气囊(2.7)上方;抓取气囊(2.7)、保护气囊(2.8)分别与抓取机架(2.1)固定连接;顺序阀(2.5)、单向阀(2.6)分别与抓取机架(2.1)通过螺钉连接;旋转调节螺钉(2.4)可以调节顺序阀(2.5)的阈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抓取机械手相比,通过双气囊方式,既保证了抓取的牢固程度又能控制对所抓取物品的力,保证在具有较高效率的同时,可降低对所抓取物品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气囊抓取机械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动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气囊抓取机构示意图。
图中:1、气动控制机构;2、气囊抓取机构;1.1、连接机架;1.2、进气管;1.3、吸气管;1.4、换向阀;1.5、泄压管;1.6、泄压阀;1.7、气压管;2.1、抓取机架;2.2、主气管;2.3、副气管;2.4、调节螺钉;2.5、顺序阀;2.6、单向阀;2.7、抓取气囊;2.8、保护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气囊抓取机械手可与工业机器人通过螺栓连接,并随工业机器人运动,气囊以橡胶为主要材料;气囊抓取机械手整体分为气动控制机构(1)、气囊抓取机构(2)两部分;气动控制机构(1)、气囊抓取机构(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气动控制机构(1)位于气囊抓取机构(2)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7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