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催化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36905.2 | 申请日: | 201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白银;陈为;孙予罕;马翠杰;张佳舟;南贵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9/40 | 分类号: | B01J29/40;B01J29/70;B01J29/78;B01J29/85;B01J35/06;C07C29/15;C07C31/04;C07C3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催化剂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复合催化剂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酸酯与醇混合制备前驱物;
2)采用多孔材料溶液涂覆于基体上;
3)再涂覆所述前驱物;
4)煅烧即获得所述复合催化剂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酸酯为选自钛酸四乙酯、锆酸四丁酯、钼酸酯和铝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醇为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属酸酯与醇的质量比为(1.5~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在惰性气氛在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多孔材料为选自ETS-10分子筛、ZSM-5分子筛、SAPO-34分子筛和MCM-68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多孔材料溶液的溶剂为乙二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孔材料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驱物与多孔材料溶液的体积比为(1~7):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煅烧温度为400~500℃。
11.一种由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复合催化剂薄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催化剂薄膜在二氧化碳的光催化反应和光电催化反应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69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