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井装置及采油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6688.7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明;张强;昌伦杰;刘勇;王强;于志楠;顾俊颖;廖伟伟;王培俊;张洁;补璐璐;钟楚红;晏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小波;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洗井装置 连通 采油设备 井下管柱 采油树 缓冲罐 套管阀 油管阀 套管 油套环空 减小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井装置及采油设备。洗井装置,包括:缓冲罐以及泵;所述缓冲罐用于与采油树的油管阀连通,所述油管阀用于与井下管柱的油管连通;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泵与所述采油树的套管阀连通,所述套管阀用于与所述井下管柱的油管和套管之间的油套环空连通。采油设备,包括:采油树、井下管柱以及上述洗井装置;所述井下管柱包括:油管以及套设在油管外的套管;所述采油树包括与所述油管连通的油管阀以及与所述油管和套管之间的油套环空连通的套管阀。本发明提供的洗井装置及采油设备,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井装置及采油设备,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能源,对其的开发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对原油的开采需要从地面向地面下的原油层用钻井设备钻开采油井,由于地层压力的原因,原油自油层中渗流进入井底后,还剩余一部分能量。如果这部分剩余能量能够继续把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上来,这种采油方式叫自喷采油,这种油井叫自喷井。如果原油不能靠井底的剩余能量从井底举升到地面,就需要在油井中下入泵,如管式泵、杆式泵、螺杆泵、电潜泵等,依靠机械能量把原油从井底提升到地面上来,这种采油方式称作机械采油,其油井机一般称作机采油井。
目前我国的机采油井主要利用注水井进行油田开采,当抽油泵下到油井里面后,随着开采的进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在泵筒内以及阀与阀罩之间容易产生大量的油污。例如,从储层内进入井底的原油一般会携带大量的地层砂,这些地层砂中有一部分的粒径比较大,会卡阻在抽油泵内。随着生产时间的推移,这些油污越积越多,最终会导致泵漏、泵卡,使泵效、产液量下降。此时就需要对机采井进行清洗,以确保采油效率不会受到影响。现有的洗井方法是直接将洗井液注入油管内,并从油管和套管的环空内排出到环境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洗井液,而且洗井液中会携带有大量的化学有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井装置及采油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洗井液直接排放到油田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或者其他潜在的洗井问题,从而提高洗井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洗井装置,包括:缓冲罐以及泵;
所述缓冲罐用于与采油树的油管阀连通,所述油管阀用于与井下管柱的油管连通;
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泵与所述采油树的套管阀连通,所述套管阀用于与所述井下管柱的油管和套管之间的油套环空连通。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还包括除砂器,所述除砂器设置在所述缓冲罐和油管阀之间。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其中,所述除砂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倾斜于液体流向的挡板,所述挡板的近地端靠近所述除砂器的进液口,所述挡板的远地端靠近所述除砂器的出液口。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其中,所述缓冲罐设置有用于添加药剂的药剂加入口。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流经所述洗井装置的液体进行加热。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泵和套管阀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缓冲罐内、或者设置在所述缓冲罐和泵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缓冲罐与油管阀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缓冲罐与油管阀之间。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或者水套加热器。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为燃气加热器,所述燃气加热器的燃烧室的进气口与所述缓冲罐上设置的用于供天然气流出的出气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洗井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置有控制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洗井装置能够利用油管内的原油作为洗井液进行封闭式的循环洗井,不需要引入大量的清水作为洗井液,而且洗井液也不会排放到环境中,减小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适宜于高含水油田的洗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6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