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保幼激素基因检测昆虫卵孵化率的应用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36340.8 申请日: 2018-01-15
公开(公告)号: CN108251536A 公开(公告)日: 2018-07-06
发明(设计)人: 王娟;王孟卿;刘晨曦;张礼生;郭义;唐艺婷;陈红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2;C07K14/435
代理公司: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代理人: 王长禄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保幼激素 昆虫种群 孵化率 昆虫卵 昆虫 基因检测 检测 氨基酸序列 核苷酸编码 食物营养源 氨基酸序 草蛉成虫 虫卵孵化 核苷酸序 基因编码 表达量 基因 取食 蛋白质 种群 评估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用保幼激素基因检测昆虫卵孵化率的方法,保幼激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昆虫包括昆虫个体或昆虫种群;昆虫种群为取食不同食物的昆虫种群;保幼激素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或序列表中序列1自5’末端第52‑645位核苷酸编码的215个氨基酸序列;昆虫具体为大草蛉成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可通过检测保幼激素基因的表达量来检测并评估不同种群的昆虫卵孵化率,主要针对不同食物营养源的大草蛉成虫卵孵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保幼激素基因检测昆虫卵孵化率的应用及方法。

背景技术

害虫生物防治在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植保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草蛉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敌资源,在自然界对多种害虫种群数量的消长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其主要捕食蚜虫、粉虱、螨类、小型鳞翅目幼虫、蓟马、介壳虫和斑潜蝇幼虫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前景。大量繁殖获得高品质的大草蛉是其成功应用于生物防治的重要条件。

目前国际上已实现多种草蛉的商品化生产,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天敌昆虫规模化及商品化生产中极为关键的因素。采用较为经济的室内人工繁殖方法如利用不同的昆虫(替代)猎物、含昆虫成分的人工饲料和不含昆虫成分的人工饲料大量繁殖大草蛉,具有易获得、高繁殖系数、高整齐度和低成本等优点,势必能够大幅度节省生产成本,提高天敌昆虫生防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食物繁殖生产的大草蛉生物学特性参差不齐,释放于田间后其生防效果相差各异。

大草蛉成虫卵孵化率是评价天敌昆虫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参考指标,卵孵化率高的大草蛉种群增长快,倍增时间短,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其生防效果。相反,卵孵化率低的大草蛉种群,其生命周期内种群扩增能力及捕食量降低,为保障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水平,需要额外加大天敌昆虫释放量,大大增加了防治成本,减少了利润。目前,较为传统的评估不同食物饲喂或不同商家来源的大草蛉产品成虫卵孵化率的方法为检测基于其产卵期内或人为设定时间段内卵孵化率的多少,耗时费力且高经济投入,因此,亟待寻求一种既快速又经济的方法检测天敌昆虫商品重要生物学特性-卵孵化率的方法。

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昆虫体内,保幼激素起到诱导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以及信息素的生成等作用,如对滞育七星瓢虫和玉米螟施用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均能促使其卵黄沉积,卵粒饱满。

研究发现,昆虫体内保幼激素水平是昆虫综合生殖能力的最直接体现,在大多数昆虫体内保幼激素水平的总体季节变化规律波动较小,平均水平比较稳定。所以,通过检测昆虫体内保幼激素水平来检测并评估不同种群的昆虫的综合生殖能力(具体为卵孵化率)的方法较为稳定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保幼激素基因检测昆虫卵孵化率的应用,可通过检测保幼激素基因的表达量来检测并评估不同种群的昆虫卵孵化率,主要针对不同食物营养源的大草蛉成虫卵孵化率;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保幼激素基因检测昆虫卵孵化率的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并评估昆虫卵孵化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检测保幼激素基因表达量在检测昆虫卵孵化率中的应用;所述保幼激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

进一步,所述昆虫包括昆虫个体或昆虫种群;所述昆虫种群为取食不同食物的昆虫种群;所述保幼激素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或序列表中序列1自5’末端第52-645位核苷酸编码的215个氨基酸序列;所述昆虫具体为大草蛉成虫。

进一步,所述用于检测保幼激素编码基因的表达量的物质为如下1)-3)中任意一种:

1)引物对A由引物1和引物2组成;所述引物1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3;所述引物2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4;

2)含有所述引物对A的qRT-PCR反应体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6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