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和负离子多功能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6122.4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1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郑燕玉;黄福开;金华;孟雄飞;林壮丰;翁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673 | 分类号: | D06P1/673;D06P1/46;D06P1/50;D06P1/52;D06P1/66;D06P1/667;D06P3/60;D06P1/44;D06P3/68;D06P1/14;D06P1/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15098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面料 负离子 远红外 面料技术领域 人体血液循环 面料层表面 人体免疫力 释放负离子 保健作用 远红外线 面料层 印花层 释放 | ||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和负离子多功能面料,包括面料层和印于面料层表面的能释放远红外和负离子的多功能印花层。本发明的多功能面料能够持久的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具有改善周围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和负离子多功能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纺织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舒适性、健康性、环保性、安全性兼备的多功能纺织品,而现有纺织面料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和负离子多功能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远红外和负离子多功能面料,包括面料层和印于面料层表面的能释放远红外和负离子的多功能印花层。
优选的,所述面料层为棉布层、麻布层、无纺布层、莱卡面料层、网眼布层、尼龙布层、木代尔面料层或雪纺面料层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面料层,其柔韧性和舒适性好。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印花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粘合剂20-40%、纳米远红外材料8-10%、纳米负离子粉6-8%、甲壳素4-5%、交联剂1-3%、增稠剂1-3%、抗静电剂1-2%、颜料0-2%,水余量。所述多功能印花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制得多功能印花层。
本发明的多功能印花层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制得的多功能印花层既不影响纤维本身印花牢度和手感,又能赋予材料的功能性,能够持久的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具有改善周围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具体的,每1000g布料中含纳米远红外材料8-10g、纳米负离子粉6-8g、甲壳素4-5g。更为优选的,每1000g布料中含纳米远红外材料9.22g、纳米负离子粉7.14g、甲壳素4.61g。
所述多功能印花层在面料层上印刷成圆点状,其半径为1-3mm。印制的花型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可以应用于纯棉、涤棉、涤丝绸、仿丝绸等织物。所述多功能印花层在面料层也可以印刷成其它形状,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通过采用远红外纳米材料可以释放远红外线,具有促进细胞代谢,改善贫血、暖宫暖胃、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肝脏解毒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等功能。
本发明通过采用纳米负离子粉,可以不断释放负离子,具有杀菌消毒、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清除血液垃圾减缓动脉硬化等作用。
本发明通过采用甲壳素,具有明显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具有吸附、排泄重金属的功效;还具有杀抑病原生物体作用;抑制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改善体内酸性环境,创造一个不易生病的体质;促进伤口愈合、加强组织修复、提高脏器功能;活化细胞、促进微循环;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生长。
本发明通过采用纳米远红外材料、纳米负离子粉和甲壳素,并控制其重量比为8-10:6-8:4-5,使得面料能够持久的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具有改善周围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环氧树脂类粘合剂和有机硅胶类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粘合剂,可以提高多功能印花层的粘合度,且耐水、耐溶剂和耐气候性好。
更为优选的,所述粘合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6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氨羊毛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薄型羊毛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