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5912.0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文;王科;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式 电压互感器 一次 绕组 尾端 绝缘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能够在带电情况下准确及快速地检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状态,实现潜伏性故障检测,利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短路时产生的零序电压变动情况检测一次绕组尾端绝缘状态,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两端连接短接开关,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测量或计量绕组连接波形采集模块,控制短接开关闭合若干时间后关断,同时波形采集模块采集测量或计量绕组的三相电压波形并合成零序电压波形,依据短接开关闭合时的零序电压大小及短接开关断开后零序电压的波动情况判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接消谐器的一次绕组尾端绝缘状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适用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加装一次消谐器后尾端绝缘状态的带电检测及在线监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级绝缘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为防止铁磁谐振,在一次绕组尾端加装了碳化硅消谐器,加装碳化硅消谐器后,在单相接地时、单相接地情况下、接地恢复、雷击及操作情况下,碳化硅消谐器上将会出现电压,导致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电压抬高。
因不接地系统使用一次碳化硅消谐器防护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较为普遍,据统计,加装一次消谐器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损坏导致的互感器爆炸及电网事故占据绝大部分。
然而,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与二次绕组尾端或铁芯短路后,因消谐器为大电阻,一次绕组尾端与二次绕组或铁芯及接地点不构成回路,隐藏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问题。因此,如能带电或在线检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尾端绝缘状态,进行有计划更换,将能极大地减少互感器爆炸及由互感器爆炸带来的电网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在带电情况下准确及快速地检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状态,实现潜伏性故障检测,将减少互感器爆炸及由互感器爆炸带来的电网事故。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两端连接短接开关,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测量或计量绕组连接波形采集模块;
然后控制短接开关闭合若干时间后关断,同时波形采集模块采集测量或计量绕组的三相电压波形并合成零序电压波形;
最后根据波形采集模块得到的零序电压波形,分析短接开关闭合时的零序电压大小以及短接开关关断后的零序电压的波动情况,判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设有消谐器的一次绕组尾端的绝缘状态。
所述方法中采用控制模块控制短接开关的闭合、关断和闭合时间,以及控制波形采集模块的启动和关闭。
所述方法中控制短接开关的闭合时间为40ms~200ms。
所述方法中波形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测量或计量绕组的三相电压波形并合成零序电压波形后,反馈给判断模块,判断模块根据波形采集模块采集的零序电压波形,分析短接开关闭合时的零序电压大小和短接开关关断后零序电压的波动情况,判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状态。
所述方法中若短接开关闭合时的零序电压小于等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正常工作时的零序电压的10%时,则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状态良好;否则绝缘状态异常。
所述方法中若短接开关闭合后关断的零序电压波形中,零序电压相邻两个极值的电压相对变化量大于10%时,则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尾端绝缘状态异常;否则绝缘状态良好。
所述零序电压相邻两个极值的电压相对变化量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5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