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35183.9 | 申请日: | 201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陈诚;范洪博;傅铁威;刘江昆;郑焕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H02J7/32;B63B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减震 闭合线圈 减震模块 电磁阻尼 发电装置 永磁体 横梁 底座 电磁阻尼现象 蓄电池 有效地实现 储电电路 感应电流 减震技术 减震效果 上下运动 水平横梁 磁感线 整流器 切割 存储 回收 阻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属于船体减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船体、储电电路模块、若干个船体减震模块,船体上部安装有横梁,下部安装有底座,船体减震模块安装在横梁于底座之间,当船体倾斜时,水平横梁随船体倾斜,同时带动船体减震模块中位于闭合线圈中的永磁体上下运动,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磁阻尼现象,阻碍永磁体的运动,达到船体减震效果。同时闭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之后通过整流器进行整流,存储在蓄电池中。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实现船体的减震,同时很好地回收减震时形成的电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及发电装置,属于船体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船在水上行驶或是在停靠港口时一直随着水流的作用不停震荡,引起船上船员与乘客的不适,引起疲劳甚至损害健康,而且船体振动过大会导致船体结构产生疲劳破坏,影响船上设备的正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同时船的行驶、照明等都需要消耗电能。尤其遇上恶劣天气时,船体倾斜幅度增大,容易造成船体倾覆。传统的船体减震装置只能达到减震的效果,浪费了减震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同时对恶劣天气船体倾斜幅度过大的处理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本发明主要是解决小型船的船体减震问题,船体在水上行驶过程或是停靠港口时受到水流冲击或是恶劣天气形成的船体震荡带动横杆的倾斜,从而引起永磁体在闭合线圈中相对运动,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形成电磁阻尼现象,阻碍永磁体和闭合线圈的相对运动,从而达到船体减震效果。同时该装置同时能回收永磁体与闭合线圈的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经过整流之后存储在蓄电池中。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包括船体7、储电电路模块、若干个船体减震模块,船体7上部安装有横梁9,下部安装有底座11,每个船体减震模块包括立柱5及安装在立柱5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减震部件,每个减震部件包括永磁体1、闭合线圈2、隔磁材料4、连杆6、旋转连接器8、支撑杆10,旋转连接器8上端与横梁9活动连接,下端与支撑杆10活动连接,支撑杆10下端与永磁体1连接,闭合线圈2固定连接在隔磁材料4上且环绕在永磁体1外部,隔磁材料4环绕包围闭合线圈2,连杆6一端与隔磁材料4相连,另一端与立柱5连接,立柱5上端与横梁9相连,下端与底座11相连,储电电路模块包括整流电路及蓄电池3,蓄电池3安装在底座11上,整流电路一端与闭合线圈2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3连接,永磁体1与闭合线圈2发生相对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交流电源S,交流电源S经过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后存储在蓄电池3中。
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交流电源S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交流电源S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蓄电池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与蓄电池3的负极连接。
所述的船体减震模块的数量为20~50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这种船体减震发电装置的减震模块的机械部分可以降低小型船的船体在水上行驶过程或是停靠港口时受到水流冲击形成的震荡问题,同时该发明通过若干个船体减震模块构成形式极大加强减震效果。该发明还将永磁体和闭合线圈的相互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利用起来,通过整流后存储在蓄电池中,供船只航行、照明等使用,节约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船体减震机械设计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船体减震机械设计测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储电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中各标号为:永磁体-1、闭合线圈-2、蓄电池-3、隔磁材料-4、立柱-5、连杆-6、船体-7、旋转连接器-8、横梁-9、支撑杆-10、底座-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5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机
- 下一篇:均匀平行磁场式音圈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