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5000.3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5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勇;江文涛;陈志桦;张月;周绍波;刘志华;郭紫莹;冯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臼锉 切削齿 切削 优化 球面螺旋线 切削扭矩 体力消耗 旋转过程 齿数 医生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将髋臼锉的切削齿以等螺旋角度均匀分布在球面螺旋线上,得到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在髋臼锉旋转过程中切削齿均匀进入切削,使得切削扭矩均匀增加,切削过程中稳定,医生的体力消耗小。优化后的髋臼锉切削齿数减少了很多极大的减少了加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
背景技术
髋臼锉是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处理髋臼窝必备的手术工具,主要的切削对象是髋臼软骨和少量的软骨下骨。在手术中,根据患者X光照推测髋臼的尺寸,选用刀体直径比髋臼尺寸小4mm的髋臼锉进行髋臼重建。通过髋臼锉表面的干切削齿在一定压力作用条件下的低转速运动,切除患者髋关节处的坏死组织,顶端的齿刃同时会对髋臼软骨与软骨下骨两种不同组织进行切削。由小号髋臼锉开始,每次增加刀体直径2mm对髋臼进行递进磨锉。刀体应完全座入髋臼内,使患者的髋臼切削成与假体外形尺寸相接近。必须使得髋臼锉磨到足够的深度,直到髋臼达到最后要求的尺寸,从而实现髋臼重建。
现有多孔髋臼锉的切削齿是沿球面螺旋线均匀分布的,前后切削齿的在球面螺旋线上的螺旋线距离是一定的,这样的分布导致髋臼锉半球面上半部分的小直径圆周上面分布的切削齿少,而髋臼锉半球面下半部分大直径圆周上面分布的切削齿数远大于上半部分。如此的切削齿分布会导致在切削的过程中刚开始时进入切削的切削齿数不多,但是后面进入切削的切削齿数会陡增,导致切削力矩陡增,切削过程不稳定,医生的体力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包括半球状且内部镂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球面设置有多个切削齿,所述切削齿以等螺旋角度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外球面螺旋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齿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沿外球面螺旋线前后依次设置的第一排屑槽及第二排屑槽,所述通孔还包括覆盖第二排屑槽且向外拱起的切削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排屑槽,使通孔宽度沿外球面螺旋线向后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屑槽为圆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屑槽为半椭圆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屑槽较大一端与第一排屑槽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屑槽的直径等于第二排屑槽的长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刃沿外球面螺旋线方向高度由前向后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刃内侧向外拱起构成导屑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十字型的支撑架。
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切削过程中刚开是顶部的切削齿参与切削,随后进入切削的切削齿数匀速增加,这样切削扭矩均匀增加,切削过程中稳定,医生的体力消耗小。此外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的切削齿数相比现有髋臼锉减少了很多,极大的减少了加工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将髋臼锉的切削齿以等螺旋角度均匀分布在球面螺旋线上,得到切削齿优化分布髋臼锉。在髋臼锉旋转过程中切削齿均匀进入切削,使得切削扭矩均匀增加,切削过程中稳定,医生的体力消耗小。优化后的髋臼锉切削齿数减少了很多极大的减少了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5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管介入手术用创面止血器
- 下一篇:一种低切削温度髋臼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