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智能调配静脉输液药物的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34467.6 | 申请日: | 201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彭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桑谷医疗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智能 调配 静脉 输液 药物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智能调配静脉输液药物的机器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转动摇匀机构、安瓿瓶处理机构和融药器机械手,所述机架的外部还固定有机壳,将转动摇匀机构、安瓿瓶处理机构和融药器机械手封装在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配药过程是通过移动抽液机械手抓取融药器,对母液瓶、粉剂瓶、安瓿瓶的粉剂和药液进行抽取与注入,粉剂瓶摇匀与安瓿瓶瓶颈掰断,全部自动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是一种高效智能调配静脉输液药物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药物的配制,医护人员一直沿用手工操作,即手持活塞融药器抽取药物的方法。粉剂药物瓶配药做法是:开启瓶盖并消毒,手持无菌融药器,用融药器从母液瓶中抽出母液,将融药器中的母液注入粉剂药物瓶。然后进行手动摇匀,再将已溶解的药物吸入融药器,融药器再加入母液瓶的方法来完成粉剂瓶配制静脉输液药物的工作。安瓿药物瓶配药做法是:先手持一种小摩擦片对安瓿瓶瓶颈划一道印痕,再将其瓶颈上部手工掰断。也有医护人员采用快速敲击瓶颈上部的方法去开启。与粉剂瓶配药后部方法一致,对瓶中药物进行抽取和注入母液瓶。其缺点是:
(1)护理人员每天手工进行大量的溶药、吸药、注射等操作,工作量大,耗时多,手部易疲劳;
(2)配药室人员频繁出入,空气很难达到医用配药室洁净度要求,空气中含有大量尘埃、纤维细菌、病毒和多种微粒,这些物质很容易直接进入打开的安瓿瓶和解开包装的融药器等载体内,对所配制的药物产生污染;
(3)配药过程中手工操纵融药器,在药瓶与母液瓶之间频繁穿刺,易致操作者的手直接污染融药器中的活塞,受污染的活塞进入液体,导致液体污染;
(4)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是通过呼吸道吸入、饮食摄入及皮肤接触三种途径对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在实际的工作中放射性药物的配制,护理人员一直使用手工操作,此类药物配置制备和分配的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极大,药物的毒性可以导致正常细胞的破坏,可以破坏正常DNA导致生殖毒性;可以引发癌症;如果工作人员在孕期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畸性;
(5)很多药物在原液和粉剂状态时是稳定的,但是在完成静脉输液溶液配制后,受母液的PH值、渗透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稳定性降低。放置的时间越长,越会降低药液的功效,对疗效产生不利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CN102151228B公开了一种全功能液体药物配制智能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其存在诸多问题:
(1)体积过大:目前医院配药室空间较小,门与电梯间的现状,都不适合体积过大的机器,原设计体积庞大,运输和安装都非常不方便;
(2)原设计粉剂瓶、安瓿瓶夹具较少,规格少,不能适应医院对各类患者的需求;
(3)原设计是用一个机械手工作,要将粉剂瓶一个个送至摇匀台上,一起摇匀,摇匀后按次序送到抽液机构抽取药液;安瓿瓶也属同类状况,也需一个个送至掰瓶机构,待掰瓶结束后再送至抽液机构,待工时间过长,延滞了配药时间,不能满足医院实际要求;
(4)原设计没有融药器针筒放置装置,每次配药都需人工摆放,没实现全自动工作;
(5)原设计没有融药器针头套拔除装置;
(6)原设计没有融药器针头切断装置;
(7)原设计是用硬质合金刀片切割安瓿瓶瓶颈,不耐用;
(8)原设计通风装置不能产生负压,配药室空气容易泄露;
(9)执行机构密封性能差,不能保证配药室内洁净度要求;
(10)结构松散,不紧凑;
(11)结构稳定性差,影响执行机构完成工作的精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桑谷医疗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衡阳桑谷医疗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坭兴陶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袋快速拆装结构及装配和拆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