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4281.0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4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魏乃礼;朱剑虹;王帆;朱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剑虹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24;A61L27/58;A61L27/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张晓敏;费开逵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毛发 再生 干细胞 复合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其由细胞培养支架和干细胞组成,所述细胞培养支架的主体为胶原蛋白凝胶悬滴,干细胞置于胶原蛋白凝胶悬滴内部;可吸收缝合线埋于胶原蛋白凝胶悬滴内部,贯穿于干细胞间,一端伸出胶原蛋白凝胶表面;所述干细胞是以拟胚体形式存在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至少有两种,其在胶原蛋白凝胶悬滴内部形成表皮分化层和真皮分化层,其中,表皮分化层位于真皮分化层上层,表皮分化层与真皮分化层中的干细胞密度比例为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形成表皮分化层的干细胞为人毛囊干细胞或表皮干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形成真皮层的干细胞选自间充质干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拟胚体的用量为:30~48个拟胚体单位接种于胶原蛋白凝胶悬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凝胶悬滴的制备过程为:将α-MEM基质、缓冲液、酸性胶原蛋白以体积比1:1-1.5:8-10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40μL 混合液离心8-10min,再孵育1-1.5h,形成胶状悬滴;其中,所述缓冲液中含有NaOH 0.075-0.085mol/L和HEPES 180-220mmol/L,所述酸性胶原蛋白浓度为2-3.5mg/mL ,pH 3.0-3.5。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细胞培养支架
将α-MEM基质、缓冲液、酸性胶原蛋白以体积比1:1:8-10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40μL混合液离心8-10min,再孵育1-1.5h,形成胶状悬滴;其中,所述缓冲液中含有NaOH 0.075-0.085mol/L和HEPES 180-220mmol/L,所述酸性胶原蛋白浓度为2-3.5mg/mL ,pH 3.0-3.5;
2)组装干细胞
将干细胞拟胚体置入胶原蛋白凝胶悬滴内,操作完成后再将含干细胞拟胚体的胶原蛋白凝胶悬滴孵育15-20min,完成干细胞的组装;
3)插入可吸收缝合线
将长度5-8mm的可吸收缝合线插入胶原蛋白凝胶悬滴中,贯穿干细胞间,一端伸出胶原蛋白凝胶表面,获得所述诱导毛发再生的干细胞复合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干细胞复合体在制备诱导毛发再生药物中的应用。
9.如 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干细胞复合体在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培养,每天更换培养基;
其中,所述培养基中含有DMEM/F12培养基,去血清置换液,L-谷氨酸2mM,非必需氨基酸0.1mM、β-巯基乙醇0.1mM、青霉素100U/mL ,链霉素100μg/mL 、bFGF 10-15ng/mL ,其中,DMEM/F12培养基和去血清置换液的体积比为80-90:10-2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生长因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分化步骤中,诱导分化培养时间为21天,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因子的方案如下:
第1天,加入TGF-β2 45-55ng/mL ;
第2天,加入RA 1-1.5ng/mL ;
第3天,更换新鲜培养基后加入RA 1-1.5ng/mL 、TGF-β2 45-55ng/mL 、EGF 15-25ng/mL ,腺苷25-35mg/mL ;
第6天,更换新鲜培养基后加入Wint 10b 450-550ng/mL 、Wint 3a 90-110ng/mL 、腺苷25-35mg/mL 和PFI-3 2-2.5mmol/L;
第10-21天,更换新鲜培养基后加入Wint 10b 500-600ng/ml、Wint 3a 100-120ng/mL和腺苷25-35mg/mL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剑虹,未经朱剑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2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骨修复用组合物及关节软骨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珍珠粉人工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