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环保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4123.5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董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合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9/00 | 分类号: | C09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环保 脱漆剂 铝合金表面 挥发物 双氧水 二乙二醇丁醚 乙二醇苯醚 苯甲醇 丁二酸 光泽度 无异味 质量份 羧乙基 硫代 制备 过滤 腐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环保脱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保脱漆剂中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水25‑35份;苯甲醇35‑45份;乙二醇苯醚10‑15份;二乙二醇丁醚10‑15份;羧乙基硫代丁二酸5‑15份;55%浓度的双氧水2‑5份。本发明具有无异味,少挥发物,可过滤后重复使用等优点,有良好的脱漆效果,且对铝合金表面不会造成腐蚀失光的现象,保持了铝合金表面的光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性环保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脱漆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脱漆剂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二氯甲烷毒性大,脱漆效果不够理想,浓酸硫污染严重等。德国技术规范(TRGS)第612条一直限制二氯甲烷脱漆剂的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工作危险性。为了减少溶剂含量,研发出可以安全使用的脱涂产品,以高固体含量与水性体系取代原有的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减少溶剂和强酸的使用带来的环境危害,同时满足不伤基材表面,有利于重涂,可长期使用,并且适用范围广。
因此,如何生产出环境友好型的高效的可重复使用的水性脱漆剂将成为脱漆剂的发展方向,大多数现有的碱性产品,虽有良好的脱漆效率,但对铝合金表面的腐蚀失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环保脱漆剂,具有无异味,少挥发物,可过滤后重复使用,有良好的脱漆效果,且对铝合金表面不会造成腐蚀失光的现象,保持了铝合金表面的光泽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性环保脱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环保脱漆剂中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水25-35份;苯甲醇35-45份;乙二醇苯醚10-15份;二乙二醇丁醚10-15份;羧乙基硫代丁二酸5-15份;55%浓度的双氧水2-5份。
优选地,所述水性环保脱漆剂中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水25份;苯甲醇45份;乙二醇苯醚10份;二乙二醇丁醚10份;羧乙基硫代丁二酸8份;55%浓度的双氧水2份。
优选地,所述水性环保脱漆剂中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水25份;苯甲醇35份;乙二醇苯醚10份;二乙二醇丁醚10份;羧乙基硫代丁二酸15份;55%浓度的双氧水5份。
优选地,所述水性环保脱漆剂中各原料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水35份;苯甲醇35份;乙二醇苯醚10份;二乙二醇丁醚10份;羧乙基硫代丁二酸6份;55%浓度的双氧水4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水性环保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以上各组分的配比,在所述水中加入所述羧乙基硫代丁二酸,然后搅拌3-7分钟,再加入苯甲醇,搅拌3-7分钟,再加入乙二醇苯醚搅拌3-7分钟,然后加入二乙二醇丁醚,搅拌8-12分钟,最后,加入55%浓度的双氧水匀速搅拌8-12分钟即可。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水性环保脱漆剂,与传统脱漆剂对比,具有无异味,少挥发物,可过滤后重复使用,有良好的脱漆效果,且对铝合金表面不会造成腐蚀失光的现象,保持了铝合金表面的光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上述的水性环保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份数添加各种组分,在25份的所述水中加入8份所述羧乙基硫代丁二酸,然后搅拌3-7分钟,再加入45份苯甲醇,搅拌3-7分钟,再加入10份乙二醇苯醚搅拌3-7分钟,然后加入10份二乙二醇丁醚,搅拌8-12分钟,最后,加入2份55%浓度的双氧水匀速搅拌8-12分钟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合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合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