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液面超声报警器及其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3915.0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新;王强中;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液面 超声 报警器 及其 报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液面超声报警器及其报警方法。本发明采用将发射端超声换能器和接收端超声换能器分别相对紧贴在管道的侧壁外表面,二者高度中心所在的平面为报警液面,并通过声透镜将超声波聚焦至管道内,作为低液位报警器,当管道中的液体位于报警液面以上时,超声波信号经液体传输至接收端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断开;当管道中的液体低于报警液面时,接收端超声换能器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非常微弱,此时微弱的电信号传输至超声调节器,低于逻辑阈值,超声换能器导通启动报警电源,报警器发出警报;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本身属性,能够精确地对液位实时在线监控,不在安全范围即会自动发出警报,有效监控液体的输入情况,从而保障输液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辅助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液面超声报警器及其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院输液时,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需要注意输液管中的液体是否滴完,如果液体已经滴完,而未及时做出更换新药或者立即拔针等处理行为,极易导致病人回血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我国医院的病患就诊数量呈增加态势,许多医院经常出现床位紧缺的情况,甚至在特殊时期,医院床位空缺,需要在走廊里安置病患输液。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强度过大,不能及时注意病患的输液情况,增加事故危险的发生几率,因而病患的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几乎都是医护人员、陪床家属或者病人负责观察液体的输入情况,并没有采用自动报警设备监控输液这一方法来保障输液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道液面超声报警器及其报警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管道液面超声报警器。
本发明的管道液面超声报警器,既可以作为低液位报警器,又可以作为高液位报警器。
作为低液位报警器,本发明的管道液面超声报警器包括:发射端超声换能器、接收端超声换能器、驱动电源、开关、超声调节器、报警电源以及报警器;其中,发射端超声换能器与接收端超声换能器相对设置在管道的侧壁外表面,并且二者高度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于管道的中心轴的平面上,二者高度的中心所在的平面为报警液面;发射端超声换能器和接收端超声换能器为相同的结构,发射端超声换能器包括依次设置在发射端衬底上的发射端压电晶片、发射端匹配层和发射端声透镜,接收端超声换能器包括依次设置在接收端衬底上的接收端压电晶片、接收端匹配层和接收端声透镜;发射端声透镜和接收端声透镜的表面形状与管道的侧壁外表面相匹配,发射端声透镜和接收端声透镜相对,通过耦合剂紧贴在管道的侧壁外表面;发射端压电晶片连接至驱动电源,驱动电源连接开关;接收端压电晶片连接至超声调节器,超声调节器为逻辑门电路,超声调节器连接报警电源;报警电源连接至报警器;打开开关,驱动电源发出电信号至发射端压电晶片,发射端压电晶片将电信号转换为超声波信号,经发射端匹配层传输至发射端声透镜,发射端声透镜将超声波信号聚焦进管道;当管道中的液体位于报警液面以上时,超声波信号经液体传输至接收端声透镜,再经接收端匹配层至接收端压电晶片,将超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传输至超声调节器,电信号大于逻辑门电路的逻辑阈值,逻辑门电路为断路;当管道中的液体低于报警液面时,发射端声透镜与接收端声透镜间为空气,超声波信号不能在空气中传输,而通过管道的管壁传播的超声波信号会发散,因此接收端声透镜只能接收到微弱的超声波信号,此时接收端压电晶片将微弱的电信号传输至超声调节器,微弱的电信号低于逻辑门电路的逻辑阈值,逻辑门电路导通,从而接通报警电源,报警器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3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