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电磁场的管柱检测探头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3307.X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袁新安;陈国明;杨伟超;刘向阳;赵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电磁场 管柱 检测 探头 系统 | ||
本发明申请提供的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管柱检测探头,通过将探头外壳设计成可以分离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检测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连接形成管柱检测探头,方便了探头的拆卸和组装;同时,激励线圈分别缠绕并包覆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使激励线圈相对被测表面提离距离减小,增加了被测表面感应电流的强度,进而提高了该管柱检测探头的灵敏度;因此,本发明申请提供的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管柱检测探头结构,方便了检测探头的组装和拆卸,简化了利用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对管柱进行检测的检测程序,并且可实现对各部位管径尺寸不同的管柱的检测,同时激励线圈的缠绕结构设计,有效的减小了激励线圈的提离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管柱检测探头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管柱部件在生产后和应用于工业现场前,需要对其进行缺陷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含有缺陷的管柱并进行修复或予以剔除,从而保证了工业现场的安全工作和运行。
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作为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精度高、无需清理被测表面和适合自动化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管柱部件的缺陷检测中。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利用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对管柱部件进行检测时,适用于管柱部件检测的检测探头大都设计成一体的圆环形,检测时,需将该一体的圆环形检测探头自被检测管柱部件的任一端部穿进,并使其贴合在被检测管柱部件的外边面上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管柱部件中间位置存在缺陷时或检测工作完成后,需要将被测管柱抽出或将圆环形检测探头抽出,增加了检测工序;并且对带有法兰密封的管柱进行检测时,需要对法兰部件进行拆卸并停止管柱的作业工作,无法实现在役检测;再者,由于该圆环形检测探头直径固定,因而对各部位管径尺寸不同的管柱无法实现检测,缩小了交流电磁场的应用范围,即使对其检测,需要对管柱的被测部分的切割工作,使切割分离出的被测部分应用现有技术中一体式圆环形检测探头,增加了检测成本。而且传统交流电磁场检测探头的激励线圈缠绕在探头外壳外表面,使激励线圈与被测管道表面至少相距一个探头外壳的厚度,提离距离较大,因此被测管道的表面感应电流较小,探头检测灵敏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申请提供一种交流电磁场管柱检测探头及检测系统,将管柱检测探头设计成可分离的两个部分,方便检测探头的组装和拆卸,进而实现对各部位管径尺寸不同的管柱的检测,同时有效的减小了激励线圈的提离距离。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管柱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壳体、磁传感器、激励线圈、探头保护壳和连接件,其中,所述探头壳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为半圆环形;且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沿其周向方向等间隔开设若干凹槽;所述磁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激励线圈缠绕并贴合包覆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内外表面上,所述激励线圈的缠绕方向为沿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一本体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为形状相同的半圆环形,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磁传感器和缠绕激励线圈的半圆环形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半圆环形侧部;所述侧部凸出于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圆弧凸部,并在所述侧部的两端设置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部,并且所述侧部内圆弧面高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圆弧面,保护所述激励线圈不受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螺纹孔,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线端母头,所述接线端母头安装在所述侧部的侧面上,相应的所述侧部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探头夹具,所述探头夹具安装在所述侧部的圆弧凸部的外圆弧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传感器包括AMR磁传感器、GMR磁传感器和TMR磁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探头保护壳,所述探头保护壳贴合在所述激励线圈外表面上,用于保护所述激励线圈不受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3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