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验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短路热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2450.7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军;余光凯;刘庭;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3308 | 分类号: | G06F30/3308;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携带型 短路 接地线 热稳定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验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短路热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仿真计算软件中输入仿真特征参数和接地线导体材料参数;所述仿真计算软件调用仿真文件生成模块,并使其根据停电检修短路接地线的挂接点,从电网潮流文件中提取对应线路的网络数据文件,并基于所述网线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以及在仿真计算软件中输入的参数自动生成仿真文件;所述仿真计算软件调用仿真文件运行程序执行所述仿真文件得到仿真输出结果文件,并将其转换为数据分析文件;采用数据分析软件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文件计算所述时变电阻在tk时刻的温度Tk,电阻Rk和吸收的能量Ek,并根据Tk和设定的短路接地线电阻熔化温度Tm判断短路接地线是否符合短路热稳定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验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检验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短路热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将已停电设备临时短路接地用的一种安全用具,通过接地线将大地的零点电位与电气设备相连接,可以防止检修中的设备、线路突然来电,消除邻近高压带电设备感应电压,还可以放尽断电设备的剩余电荷,使检修设备、线路始终处于地电位,在被检修设备和线路上装设短路接地线是保证电力生产人员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考虑到检修设备或线路突然来电的情况,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应能承受相应的短路电流而不发生熔断,因此需要根据检修线路的短路水平及接地线材料选取合适截面大小的接地线。若选取截面过小会产生安全隐患;若选取截面过大则会增大接地线重量及安装难度,降低检修工作效率,增加成本。
目前,铜材料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熔化电流可用奥迪道客公式计算,该方法需要已知系统短路电流,并且未考虑接地线温度升高及电阻变化对系统短路电流的影响,计算精度较低,同时无法对铜以外的其他材料接地线进行短路热稳定校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特高压电网(交流1000kV、直流±800kV)已成为国家电网的骨干网架,特高压短路接地线在尺寸和重量上成倍的增加,为了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最大化减轻接地线重量,需要精确计算接地线短路电流及温升水平,对接地线截面尺寸进行短路热稳定校验,而按照目前的方法无法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工程应用中对短路接地线截面尺寸进行短路热稳定性校验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验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短路热稳定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在仿真计算软件中输入仿真特征参数和接地线导体材料参数,其中,所述仿真特征参数包括接地线长度L,截面积S,初始温度T0,保护开关动作时间tp,迭代步长Δt,仿真时间tn,迭代次数n=tn/Δt,所述接地线导体材料参数包括接地线在参考温度Tc时电阻率ρc,电阻温度系数α,密度ρ,比热容c,熔化温度Tm,计算初始温度T0下接地线电阻R0=ρc[1+α(T0-Tc)]L/S,令初始能量E0=0,设置循环变量k=1;
步骤2、所述仿真计算软件调用仿真文件生成模块,所述仿真文件生成模块根据停电检修短路接地线的挂接点,从电网潮流文件中提取对应线路的网络数据文件,并基于所述网线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以及输入的仿真特征参数和接地线导体材料参数自动生成仿真文件;
步骤3、所述仿真计算软件调用仿真文件运行程序执行所述仿真文件得到仿真输出结果文件,并利用格式转换工具将所述仿真输出结果文件转换为数据分析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2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