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预富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32055.9 | 申请日: | 2018-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5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敏;许承宝;刘涛;黄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矿 钒钛磁铁矿 一段强磁 低品位 尾矿 磁场 弱磁选尾矿 预富集 矿产品 粒径 重选 弱磁选精矿 一段弱磁选 二段磁选 二段强磁 矿石处理 溜槽分选 原矿破碎 富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预富集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原矿破碎至粒径≤3mm,在磁场强度为0.6~1.2T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强磁选,获得一段强磁选精矿和尾矿;再将所述一段强磁选精矿磨至粒径小于0.074mm占50~80wt%,获得磨矿产品;将所述磨矿产品在磁场强度为0.08~0.20T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弱磁选,获得弱磁选精矿和弱磁选尾矿;然后将所述弱磁选尾矿进行溜槽分选,获得重选精矿和尾矿;将所述重选精矿在磁场强度为0.4~0.8T的条件下进行二段强磁选,获得二段磁选精矿和尾矿。本发明具有减少矿石处理量显著、富集比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钒钛磁铁矿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预富集方法。
背景技术
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含钒、钛、铁的多金属共生矿,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我国钒钛磁铁矿储量丰富,除主要分布在攀西和承德地区外,我国朝阳地区藏有大量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当钒钛磁铁矿原矿中钒、钛、铁的品位较低时,选矿工艺将面临矿石处理量大、磨矿能耗高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因此经济高效的预富集技术是保证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实现钒、钛、铁高效综合利用的关键。
在钒钛磁铁矿中,钒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钛磁铁矿中,钛主要赋存于钛铁矿中。目前,钒钛磁铁矿的选矿技术一般先以弱磁回收钛磁铁矿,再从弱磁尾矿中回收钛铁矿。钛铁矿选矿技术主要有:重选、磁选、浮选和电选;浮选和电选的分离效果虽好,但它们通常用于精选,且当原矿品位较低时,由于矿石处理量大,浮选和电选分别存在药剂消耗大、能耗高的问题。因此,对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先采用低成本且对环境友好的重选和磁选工艺进行预富集,为浮选或电选提供优质原料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综合回收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高效选矿”(CN 103736588 A)的专利技术,采用一段磨矿—弱磁选预处理抛弃50%以上尾矿,从而减少了二段的工作量。但该方法让原本可直接抛弃的尾矿进入一段磨矿作业,使得一段磨矿作业的能耗增大。
韩远燕(韩远燕,戴惠新.云南低品位钛铁矿选矿工艺研究[J].矿冶,2010,19(4).)以低品位钛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选对原矿预先抛弃尾矿,以减少进入选别作业的矿石量。该方法虽能抛弃大量的尾矿,但对钛铁矿的富集比不高。
“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重选回收钛铁矿及其中矿处理的方法和回收钛铁矿的方法”(CN 106216083 A)的专利技术,采用单一重选从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中回收钛铁矿。该方法虽能获得较高品位的钛精矿,但钛的回收率较低。
“极贫钒钛磁铁矿石综合回收利用方法”(CN 103785518 A)的专利技术,以钒钛磁铁矿选铁后的尾矿作为选钛原矿,在浮选作业前采用单一强磁选预富集钛铁矿,可获得TiO2品位≥20%的强磁精矿,虽提高了入浮原料的品位。但用该方法处理低品位矿石,会存在矿石处理量大、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矿石处理量显著、富集比高和成本低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预富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是:
(1)先将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原矿破碎至粒径≤3mm,然后在磁场强度为0.6~1.2T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强磁选,获得一段强磁选精矿和尾矿。
(2)将所述一段强磁选精矿磨至粒径小于0.074mm占50~80wt%,获得磨矿产品;再将所述磨矿产品在磁场强度为0.08~0.20T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弱磁选,获得弱磁选精矿和弱磁选尾矿。
(3)将所述弱磁选尾矿进行溜槽分选,获得重选精矿和尾矿。
(4)将所述重选精矿在磁场强度为0.4~0.8T的条件下进行二段强磁选,获得二段磁选精矿和尾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2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纤维纵置水洗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 下一篇:建筑废弃木材破碎后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