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对地故障的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1617.8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常宝波;谢悦海;王攀;叶值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扬新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网 城市轨道交通 对地故障 单片机处理 等效电路图 定位算法 微分算子 运行机车 故障点 算法 填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对地故障的定位方法:S1,做出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对地的等效电路图;S2,计算故障点离m端距离,公式如下:本发明提出了带微分算子的接触网对地故障定位算法,其算法简单不受运行机车影响,且能以单片机处理,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上下行其中之一)对地故障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对地故障的定位的研究做了不少工作,也得到了不少的成果。但这些成果的数据处理过于复杂,没有考虑到单片机的数据处理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对地故障的定位方法,提出了带微分算子的接触网对地故障定位算法,其算法简单、不受运行机车影响,且能以单片机处理,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对地故障的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做出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对地的等效电路图;
将供电区间m端与n端之间的上下行接触网等效为两条并联的接触网等效线路,长度为D,两端为a节点和b节点,Rc、Lc分别为接触网等效线路的电阻、电感;
m端供电系统为依次串联的Ueqm、Reqm和Leqm,Leqm端和Ueqm端分别连接接触网等效线路的a节点和接地;
n端供电系统为依次串联的Ueqn、Reqn和Leqn,Leqn端和Ueqn端分别连接接触网等效线路的b节点和接地;
其中:Ueqm、Reqm和Leqm为m端供电系统的电源、内电阻和内电感;
Ueqn、Reqn和Leqn为n端供电系统的电源、内电阻和内电感;
S2,计算故障点离m端和n端的距离;
设:在上行或下行接触网等效线路与地之间,发生接地故障,故障点为c;
x为故障点c点距离a节点距离与故障区间长度的比值,则:a节点至c点的接触网等效线路电阻、电感分别为x Rc、xLc;c点距离b节点的接触网等效线路电阻、电感分别为(1-x)Rc、(1-x)Lc;
式中:Rc、Lc分别为供电区间接触网电阻、电感;
u+GNDm、u+GNDn为m、n两端接触网对大地的电压;
Rf为过渡电阻;
iab为节点a到节点b的电流;
iba为节点b到节点a的电流;
xmf、xnf为故障点发生的地点离m、n两端的距离与故障区间长度的比值:
由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可得:
整理方程(1)可得:
方程(2)为故障点离m端的距离与故障区间长度的比值计算方程;
故障点离m端的距离为:
Dmf=xmf*D……………(3)
将方程(2)代入方程(3)可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扬新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扬新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