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多重交联工艺制造的无卤阻燃薄壁耐油线缆绝缘与护套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1274.5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丁运生;黄昊鹏;王平;刘超;周意杨;张前程;王学超;葛倪林;孙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33/08;C08L51/06;C08L77/00;C08K13/06;C08K9/10;C08K3/32;C08K3/38;C08K3/22;C08K5/14;C08K5/3492;H01B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多重 交联 工艺 制造 阻燃 薄壁 线缆 绝缘 护套 及其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通过多重交联工艺制造的无卤阻燃薄壁耐油线缆绝缘与护套,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
所述并用橡胶为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为25-40%,密度为0.970-1.050g/cm3,门尼粘度[ML1+4100℃]为60-100;所述丙烯酸酯橡胶为羧酸型,羧基含量为0.1-10%,密度为1.00-1.15g/cm3,门尼粘度[ML1+4 100℃]为25-60;所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密度为1.03-1.10g/cm3,门尼粘度[ML1+4 100℃]为10-70;
所述有机功能母粒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修饰粉末状尼龙,再与聚乙烯蜡高速混合制备而成;
所述无卤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与硼酸锌按质量比1:1:1的混合物;
所述补强填料为硅酸铝、白炭黑、高岭土和海泡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无机功能填料为高硅含量滑石粉、云母粉和硅灰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高硅含量滑石粉中二氧化硅含量为60-80%,粒径为3-8μm,白度为80-95;所述云母粉为绢云母,其中二氧化硅含量为50-70%,粒径为3-10μm,白度为60-85;所述硅灰石中二氧化硅含量为45-55%,粒径为15-36μm;
所述防老剂为2-硫醇基苯并咪唑、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和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无卤阻燃薄壁耐油线缆绝缘与护套通过热硫化与辐照交联工艺相配合而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多重交联工艺制造的无卤阻燃薄壁耐油线缆绝缘与护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含量为9-70%,密度为0.920-1.060g/cm3,熔融指数在190℃/2.16kg的测试条件下为0.1-40g/10min;
所述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为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密度为0.850-0.960g/cm3,熔融指数在190℃/2.16kg的测试条件下为0.1-4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多重交联工艺制造的无卤阻燃薄壁耐油线缆绝缘与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系阻燃剂为微胶囊化红磷、包覆型聚磷酸铵、次磷酸铝、磷酸三异丙苯酯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多重交联工艺制造的无卤阻燃薄壁耐油线缆绝缘与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和1,3-双(叔丁过氧异丙基)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硫化促进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和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多重交联工艺制造的无卤阻燃薄壁耐油线缆绝缘与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或铝酸酯类偶联剂中的一种;所述大分子相容剂为C5-C10脂肪族树脂以及芳香族树脂的混合物,软化点为50-60℃;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或聚乙烯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2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