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患者血管内进行破膜的破膜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1078.8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赫明;龚霄雁;魏继昌;刘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M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环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何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膜 操作机构 扩孔部件 破膜器 针头 患者血管 覆膜支架 轴向设置 隔膜 扩孔 腔内 远端 轴向 器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患者血管内进行破膜的破膜器,包括:操作机构,用于进行破膜操作;扩孔部件,该扩孔部件沿操作机构的轴向设置于操作机构的一端;以及破膜针头,该破膜针头沿操作机构的轴向靠近扩孔部件的远端设置,其中,破膜针头设置成通过操作机构的操作以在膜上形成破膜孔,扩孔部件设置成在形成破膜孔之后通过操作机构的操作扩大破膜孔的孔径。本发明的破膜器能够用于腔内隔膜及覆膜支架,实现快速破膜和扩孔,避免多种器械交替造成的失误和手术时间过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在患者血管内进行破膜的破膜器。
背景技术
随着腔内血管外科的发展和微创手术的推广,涉及腔内隔膜及覆膜支架开孔的微创手术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该类开孔的特殊性,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的开孔器具,主要通过超范围使用和拼凑使用常规器具。虽然这些常规器具也能够达到破膜的效果,但是破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在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穿刺位置偏移和穿刺过深,造成周围组织和血管损伤,严重时危及病人生命。并且,拼凑使用多个器具,也使得操作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失误,手术时间也随之延长。
发明内容
鉴于以往的破膜器所具有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进行破膜、扩孔的破膜器,以弥补现阶段血管内破膜器具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患者血管内进行破膜的破膜器,包括:操作机构,用于进行破膜操作;扩孔部件,所述扩孔部件沿所述操作机构的轴向设置于该操作机构的一端;以及破膜针头,所述破膜针头沿所述操作机构的轴向靠近所述扩孔部件的远端设置,其中,所述破膜针头设置成通过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以在膜上形成破膜孔,所述扩孔部件设置成在形成所述破膜孔之后通过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扩大所述破膜孔的孔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破膜器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沿所述操作机构的轴向靠近所述扩孔部件的近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破膜器的位置,所述操作机构穿过所述定位部件内部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扩孔部件包括能够膨胀和收缩的球囊、设置于球囊内的球囊导管和设置于球囊外表面的用于切割膜的切割件。其中,所述切割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切割件可以为均匀分布在所述球囊外表面并且沿所述操作机构的轴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刀片,或者均匀绕制在所述球囊外表面的丝,或者其他形式。所述球囊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所述球囊导管为金属管、金属绕制管、高分子编织管、海波管或其他具有轴向刚性的导管。所述破膜针头由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破膜针头固定于球囊导管的远端,球囊导管固定于操作机构的远端。所述破膜针头和所述球囊导管均为中空,以供导丝通过。所述破膜针头的长度为2-3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球囊膨胀时的最大外径为5-40mm。在球囊膨胀后,所述切割件突出所述膨胀的球囊的外表面的高度为0.1-1.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能够膨胀和收缩的定位支架。其中,所述定位支架是编织支架、切割支架或球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破膜器同时包括破膜针头和扩孔部件,这样一体式的设计能够实现快速破膜和扩孔,破膜针头破膜后扩孔部件可以继续跟进对破膜孔进行扩张以便于之后植入支架或导入更大尺寸的球囊,整个破膜和扩孔的操作过程不需要更换工具,避免多种器械交替造成的失误和手术时间过长。
通过球囊导管与破膜针头的组合,使得破膜器的远端具备较强的穿刺力和支撑性,便于通过较硬的组织隔膜和支架覆膜。同时,中空的破膜针头能够顺利通过导丝,具有较好的追踪性。
通过设置定位部件,能够实现破膜器的准确定位,结合刻度以及锁定机构等,可以进一步保障准确定位。使破膜针头和/或扩孔部件和/或定位部件等具有良好的显影性,能够实现可视化地准确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扎器以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用于血管腔内手术的腔内破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