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1072.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荣;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侧次 同步 阻尼 控制器 工况 优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次同步阻尼计算器和次同步电流发生器获取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受控电流源模型;根据风场和电网获取受控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通过受控电流源模型和阻抗网络模型得到全工况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根据全工况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得到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全工况优化控制问题规范。该方法考虑了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和受控网络在全工况下的阻抗网络模型,以及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在全工况下都能提供有效阻尼抑制次同步谐振,有效的提高了网侧阻尼控制器在全工况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其汇集区域常常出现复杂的谐振现象。国内外已有多起关于风机等引起的次同步谐振事故发生。
然而,由于风电汇集区域风电机组数量较多,运行工况有较大差异,因此针对提高风电等新能源的次同步阻尼从而抑制次同步谐振缺乏有效解决措施。相关技术中,提高风电场次同步阻尼的方法主要针对单一工况下的简单系统,缺乏针对复杂系统多种运行工况的综合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方法,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网侧阻尼控制器在全工况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并使得网侧阻尼控制器在全工况下都能提供有效阻尼。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次同步阻尼计算器和次同步电流发生器获取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受控电流源模型;根据风场和电网获取受控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通过所述受控电流源模型和所述阻抗网络模型得到全工况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根据所述全工况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得到所述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全工况优化控制问题规范。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方法,形成了网侧阻尼控制器的受控电流源模型,方便参数优化和设计,形成了受控系统的阻抗网络模型,便于考虑风机、变压器、线路的综合影响,建立了全工况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有效的提高了网侧阻尼控制器在全工况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设计并优化求解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全工况优化目标,使得网侧阻尼控制器在全工况下都能提供有效阻尼。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全工况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侧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受控电流源模型为:
iabc(s)=HF(s)Hd(s)(Hci(s)iin(s)+Hcu(s)uin(s)),
其中,iabc(s)为实际输出的电流,HF(s)为滤波器模型,Hd(s)为次同步电流发生器模型,Hci(s)为电流信号比例移相,Hcu(s)为电压信号比例移相,iin为受控系统电流反馈信号;uin为受控系统电压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抗网络模型为:
ZΣ=Z风场+Z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