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30498.4 | 申请日: | 2018-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罗忠富;黄险波;叶南飚;王大中;杨波;丁正亚;林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23/08;C08L23/14;C08K7/14;C08K5/098;C08K3/16 |
| 代理公司: | 44253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伍嘉陵 |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酮羰基 制备 金属盐化合物 聚合物 耐湿热老化性能 相对湿度条件 醋酸根离子 聚酰胺树脂 数均分子量 共聚单体 交替结构 金属离子 金属元素 老化性能 卤素离子 一氧化碳 酮单元 阴离子 重量份 配对 热氧 烯属 优选 主族 | ||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的金属盐化合物的金属元素选自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锌离子中的至少一种,与金属离子配对的阴离子选自醋酸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酮羰基聚合物选自含有衍生自烯属共聚单体重复单元和衍生自一氧化碳重复单元交替结构的酮单元的化合物;所述烯属共聚单体选自乙烯、丙烯、丁烯、己烯、辛烯、癸烯、十二烯、十四烯、十六烯、十八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酮羰基聚合物,基于酮羰基聚合物的总重量,根据元素分析法测得酮羰基聚合物的酮羰基含量为15wt%-80wt%;
而且,所述的酮羰基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大于等于1×104,小于等于3×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烯属共聚单体为乙烯和/或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酮羰基聚合物,基于酮羰基聚合物的总重量,根据元素分析法测得酮羰基聚合物的酮羰基含量为30wt%-8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离子选自锂离子、锌离子中的至少一种,阴离子选自醋酸根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由二元胺和二元酸逐步缩聚而成,或由内酰胺开环聚合而成,或由氨基酸逐步缩聚而成,或由二元胺、二元酸、内酰胺、氨基酸中的组分共聚而成;选自PA46、PA66、PA6、PA11、PA12、PA610、PA612、PA1010、PA1012、PA1212、PA4T、PA6T、PA9T、PA10T、PA6I、PAMXD6、PA6I、PA66/6、PA6/66、PA6T/6I、PA6T/66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PA66、PA6、PA610、PA612、PA1010、PA11、PA12、PA66/6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PA66、PA6、PA610、PA612、PA1010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填充剂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玄武岩纤维、竹纤维、麻纤维、纤维素纤维、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填充剂选自直径为7μm-20μm的玻璃短切纤维、直径为7μm-20μm玻璃长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还包括0-1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热稳定剂、抗氧剂、成核剂、抗静电剂、发泡剂、润滑剂、增塑剂、颜料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酰胺树脂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500ppm;
2)按照配比所用物料共混;
3)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20℃-280℃的温度挤出、冷却、造粒即得。
13.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发动机引擎罩以下部件、增压空气冷却器、油底壳、节温器、汽缸盖、谐振器、消声器、进气歧管、触媒转换器外壳、中冷器进气端、发动机冷却系统、水室端槽、中冷器、风扇、护风圈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4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