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超声下显影性的球囊扩张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9787.2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铮;孟娟;袁振华;范渊杰;宋健;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敦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美国明尼***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扩张导管 导管本体 显影性 显影部件 超声引导 超声 超声波波长 球囊扩张 可见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超声下显影性的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设于导管本体上的显影部件,所述显影部件在导管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导管本体,在径向方向上,所述显影部件的最高处与导管本体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等于0.5倍的超声波波长。本发明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可见性高,显影性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超声引导时球囊扩张导管显影性较差的问题,因而,在球囊扩张操作时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更易于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以下简称MHD)患者的生命线,而预防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对于维持血管功能通畅至关重要。其中,血管通路并发症中自体或人工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最为常见。
目前,对于自体或人工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处理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因简便、微创,能反复进行,以及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资源,近年来备受青睐。介入治疗指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以下简称PTA)球囊扩张术,是使用球囊扩张导管将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从而恢复血管通路。在进行PTA球囊扩张时,可以在X光或者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但由于X光引导存在需特殊设备场地、所需对比剂使患者面临过敏及肾损害风险、治疗过程中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具有暴露在X光放射线辐射危害的局限性,因此,在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治疗时,更为倾向采用超声引导。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超声引导存在球囊扩张导管显影性较差的问题。
以往对于显影性改进的技术中,主要是针对X光下显影性的改进,少有对于超声下显影性的分析研究和改进,而且对于X光下显影性的改进技术方案集中在显影剂、显影部件的密度等方面,其与超声下的显影性改进原理并不完全相同。
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球囊扩张导管,该球囊扩张导管显影性好,可见性高,尤其是在采用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时易于对球囊扩张导管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超声下显影性的球囊扩张导管,该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可见性高,显影性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超声引导时球囊扩张导管显影性较差的问题,因而,在球囊扩张操作时该球囊扩张导管更易于定位。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强超声下显影性的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设于导管本体上的显影部件,所述显影部件在导管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导管本体,且在径向方向上,所述显影部件的最高处与导管本体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等于0.5倍的超声波波长。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显影的显影部件大部分由金属铂铱合金材料制成,显影部件的厚度普遍较低,小于0.5倍的超声波波长,因此其超声下显影性较差。而如果增加这种金属显影部件的厚度,又会影响产品的跟踪性和通过性等使用性能。
对于本技术方案而言,其旨在提高超声下的显影性。而根据发明人研究发现,超声下的显影性不仅仅与显影部件的密度有关,而且从超声波的吸收、反射等光学原理出发,其还与显影部件的尺寸、形状及其与超声波波长的关系有关。基于上述影响因素,从超声显影性的因素出发,本案发明人对显影部件进行尺寸设计和结构设计,从而提出了本技术方案,以显著提高超声下的球囊扩张导管是显影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公司,未经美敦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理舒缓康复仪
- 下一篇:一种增强超声下显影性的球囊扩张导管